李隆基晚年厄运不断,贵妃殒命权力易手亲信被逐,儿子为何这么狠

古代的皇帝都有一个共同点 , 那就是在晚年时期多少都会有怠政的表现 , 无论多么英明神武的皇帝 , 都无法逃脱这个规律 。 比如说汉武帝刘彻、清圣祖玄烨等古代著名帝王 , 他们在晚年时期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怠政 , 在生活方面比较注重享乐 , 远不如年轻时那么勤政 。
李隆基晚年厄运不断,贵妃殒命权力易手亲信被逐,儿子为何这么狠
文章图片
皇帝怠政 , 这对于一个王朝来说 ,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由盛转衰 。 比如说康熙皇帝 , 他驾崩后留下了一堆烂摊子 , 国库空虚 , 吏治腐败 , 倘若不是继位的雍正帝十数年不眠不休励精图治 , 清朝也不可能呈现“康乾盛世”的局面 。 可如果继任的帝王不给力的话 , 那这个王朝恐怕就会从此一蹶不振 , 即便再强盛的王朝也逃不掉这个规律 。
比如说唐朝 , 这个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
唐朝之强盛 , 直到今天依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 而唐朝时的汉文化圈影响力更是辐射整个东南亚 , 海外各国纷纷遣使来朝 , 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和经济制度 。 唐朝的“开元盛世” , 可以说是古代封建社会最高光的时刻 , 当真称得上是天朝上国 , 福泽万世 。 而开创出“开元盛世”的一代帝王李隆基 , 其功绩更是直追秦皇汉武 , 是古代最优秀的皇帝之一 。
李隆基晚年厄运不断,贵妃殒命权力易手亲信被逐,儿子为何这么狠
文章图片
然而 , 在李隆基晚年时期 , 也难以避免地出现了怠政的现象 , 在生活方面沉迷享乐 , 在处理朝政时也远不如年轻时那么英明神武 。 尤其是他晚年时重用李林甫、杨国忠这样的奸臣 , 更是对朝政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 而他重用安禄山等塞外首领的举动 , 更是直接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 , 为唐王朝由盛转衰埋下了伏笔 。
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对唐王朝来说是一场浩劫 , 虽然唐王朝最终挺过了这场劫难 , 但也从此走上了衰落 。 究其原因 , 除了继位的李亨能力不足之外 , 李隆基自身也有着很大的责任 。 早在李隆基执政的最后十余年 , 唐朝就已经显露出衰落的征兆 , 只是李隆基对此却视而不见 , 仍然沉迷于享乐之中 。
李隆基晚年厄运不断,贵妃殒命权力易手亲信被逐,儿子为何这么狠
文章图片
毫无疑问 , 李隆基是一位优秀的皇帝 , 晚年时的怠政也是人的天性使然 。 毕竟当一个人的年纪大了之后 , 在精力方面肯定无法与年轻时相比 , 长期的养尊处优也会侵蚀人的意志 。 而且李隆基晚年时也受到了教训 , 可以说是厄运不断什么都没了 , 先是宠爱的杨贵妃殒命马嵬坡 , 紧接着李亨称帝权力易手 , 回銮京师后亲信被逐 , 空有一个太上皇的虚衔 。
李隆基的晚年之凄惨 , 比之梁武帝萧衍也不遑多让 , 而且他最后也做出了相同的选择 , 用绝食维护了身为帝王最后的尊严 。 在这个过程中 , 李隆基的儿子李亨的态度十分耐人寻味 , 他对皇后张氏和宦官李辅国欺压玄宗的行为视若无睹 , 最终导致了李隆基绝食身亡 。 倘若李亨能够出手制止一下 , 即便是没有了杨贵妃 , 李隆基在高力士和陈玄礼以及玉真公主的陪伴下也能安享晚年 , 不至于落个绝食身亡的下场 。
李隆基晚年厄运不断,贵妃殒命权力易手亲信被逐,儿子为何这么狠
文章图片
李亨作为李隆基的亲儿子 , 又继承了父亲的帝位 , 为何却对父亲如此狠心?
常言道 , 有其父必有其子 , 对于李唐王朝的皇帝来说 , 手足亲情其实都不太重要 , 牢牢掌握皇权才至关重要 , 从太宗皇帝李世民那一代起就是这样 。 李世民为了皇位杀了两个兄弟十个侄子 , 此后的李唐皇室仿佛中了魔咒一般 , 登基的帝王一代比一代狠毒 , 李治、武则天、李显、李旦的手中都沾了不少李唐皇室的鲜血 , 甚至就连李隆基自己本人都曾在一日间诛杀了3个亲生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