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墓风水之湖南行》》》曾国藩祖坟考察系列3-辅臣公之墓

辅臣公是曾国藩的高祖父 , 生于康熙六十一年壬寅 , 卒乾隆四十一年丙申葬此(地名犁头嘴) 。元配蒋氏先逝葬于辅臣公之右 , 继配刘氏又附葬于蒋氏之右 , 如此蒋氏葬居中间 。
01 , 古图
 图1 , 清朝地理名家周溥成考察曾氏祖地 , 留住多有时日 , 对此处山川形势以及来龙甚为了解 , 所绘手图与实地相符 。
02 , 卫星看来龙大势图
 图2 , 周溥成言:其龙亦自九峰山来 , 行十余里(注:今为几公里) , 起刀面山(山尾石稜耸拨 , 自顶而下数十丈 , 酷似刀面 , 仄面观之乃火星) , 右枝绕衡阳界 , 行百余里(注:今几十公里) , 起南岳衡山 , 左枝于刀面山之旁 , 巽龙下脉束气 , 复起高山 , 一路庚酉辛龙层跌而下 。
03 , 卫星近段行龙图
 图3 , 龙自刀面山之旁降脉过峡 , 如工字状 , 左边近河无脚 , 山势弯环右转 , 右边出脚数枝 , 若卷簾之状 , 将作穴 , 下砂曲转弯抱向内 , 以收内堂 。侧脑展开个字 , 一线鼠尾下脉 , 俨若蜂腰 , 起一圆突成穴星 , 略展金面 , 左出单股 , 弯抱向穴 , 右边借外砂相配 。
04 , 卫星正面图
 图4 , 黄圈处即是穴位 , 穴星小而卫星图上观之不出形 , 内局宽平 , 朝山余砂跌下一罗星 , 逼近河边 , 以塞水口 。
05 , 卫星看穴星

坟墓风水之湖南行》》》曾国藩祖坟考察系列3-辅臣公之墓

文章插图
 图5 , 曾国藩出生宅白玉堂 , 在穴右前方 , 明堂中间有一道低案 。
06 , 卫星看穴星示意图
 图6 , 行龙若卷簾 , 个字下脉 , 青龙作下砂收局 。
07 , 卫星看明堂图
 图7 , 穴星起小圆突 , 左出单股弯抱向穴 。堂局宽平 , 中有低案自刀面山拖下 , 朝山跌下一小案 , 如蛾眉半月 。
08 , 远看少祖山
 图8 , 于水口外看内局 , 刀面山为少祖 , 旁出下脉 , 行龙若波浪 。
09 , 拉镜头看少祖山
 图9 , 侧看少祖山 , 酷似刀面 , 故名刀面山 , 周溥成言:仄面观之乃火星也 。
10 , 拉镜头看行龙
 图10 , 自少祖跌下过峡后 , 一路行龙略有起伏 。远看两头略高 , 中段略缓 , 故为仙桥行龙 。而父母山则是仙桥一头 , 侧出展脑再开个字下脉 , 束咽后成星(此处不见) 。
11 , 入局看少祖山
 图11 , 入局后侧看少祖山 , 又如一特立之大贵人 。
12 , 于朝山脚下看行龙全景图
 图12 , 至朝山脚下看刀面山起祖 , 仙桥行龙 , 桥头为父母星 。
13 , 登朝山下蛾眉案看行龙全景图
 图13 , 红圈处为穴位 , 因穴星小巧 , 远看全无奇特之处 , 未登穴实不察其真形 。
14 , 登朝山下蛾眉案看行龙
 图14 , 辅臣公之穴 , 远看只晓行龙之特 , 而穴星隐拙不觉有何可观 。
15 , 登朝山下蛾眉案看穴星
 图15 , 再看看 , 也不过四兽具备:左回青龙 , 右接白虎 , 前迎朱雀 , 后靠玄武 , 穴星仍隐匿无奇 。
16 , 拉镜头看穴星
 图16 , 也只有登穴观之 , 心中始能明白 , 现画线示意:侧脑展面 , 个字中抽 , 蜂腰束咽 , 左手单提 , 借白虎而相配 。
17 , 再看全景图
 图17 , 刀面山尖峭起祖 , 高处工字过峡 , 再转仙桥行龙 , 此为龙之特 。
18 , 下山再看行龙全景图
 图18 , 在朝山脚下看刀面山和白虎砂之山 , 像两面刀 , 又象两面旗 。据说:曾国藩因镇压太平天国 , 杀人如麻 , 故得“曾剃头”之名 。曾国藩深恶此名 , 故将“刀面山”取其谐音 , 易名为“高嵋山” 。另 , 此二山俱呈三角之形 , 而曾国藩兄弟相貌皆不俊 , 特别是曾国藩本人更生了一对三角眼 , 甚是凶形 。另据说 , 曾国藩点翰林入编修馆时 , 馆中一班文质彬彬之士见之相顾愕然 , 私语:此人满面杀气 , 何以入此?
19 , 下山再看穴星图
 图19 , 龙虎高拥 , 低砂作案 , 后靠结实 , 明堂宽平 。
20 , 于明堂内看罗星
 图20 , 朝山尾跌一罗星(名印子山) , 逼近河边 , 以关内堂 。
21 , 近看穴场
 图21 , 穴星是小圆山 , 略展金面 , 近顶开坪 , 红圈处是坟 , 石碑立于坟后 。
22 , 穴场全景图
 图22 , 周溥成言:辅臣公元配蒋氏未葬之前 , 其右有一古坟 。蒋氏葬后 , 曾氏附葬左右各数塚 , 坟脚之下亦附葬数塚 , 相传共十余塚 。有曾文炳在蒋氏坟正脚下扦葬 , 其子孙亦发巨富 。坟塋均平踏 , 全无堆阜 , 只因发达之后 , 不敢修理也 。
23 , 青龙一
 图23 , 穴上可见青龙砂 , 贴近而亲切有力 。
24 , 青龙二
 图24 , 青龙砂前方伏下又起一峰 , 有似握拳有威 。
25 , 青龙三
 图25 , 穴上看青龙砂 , 是向内弯抱的 。
26 , 白虎一
 图26 , 周溥成载:刀面山端耸 , 乃一御屏 , 非廉贞也(灵珠子注:在穴上看 , 角尖似火 , 但脑侧平是侧脑土) 。
27 , 白虎二
 图27 , 今画线示意 , 古人不以角尖来定形 , 而是以整体山是侧脑土星为定形(灵珠子注:远看侧面为火星 , 在穴上看为御屏 , 故看龙以远看为准 , 看山形以穴上见为准) 。
28 , 白虎三
 图28 , 故知 , 白虎起峰 , 有高低两御屏 , 大贵砂 。
29 , 明堂
 图29 , 周溥成言:朝山自刀面山开来 , 有似围屏 , 亦全无尖秀 , 朝山下跌一小案 , 如蛾眉半月(即箭头所指处) 。朝左又起一御屏 , 周溥成言在中针巳(灵珠子注:周言中针即人盘)
30 , 坟后看青龙山
 图30 , 在坟后看青龙砂 , 虽无白虎峰高 , 但贴身较近 。
31 , 坟后看白虎山
 图31 , 周溥成言:刀面山乃御屏 , 在正针坤(周天223度) , 下又一御屏 , 在中针坤(周天219度) , 高御屏旁有一圆峰在正针申(周天245度) 。
32 , 于碑前看明堂
 图32 , 穴场开坪 , 辅臣公坟前附葬有曾氏数塚 , 脚下正中一塚子孙亦发巨富 。
33 , 于坟后看明堂全景图
 图33 , 周溥成言:明堂虽不见特别秀丽之峰 , 但穴情的确 , 内局完整 , 亦美格也 。
34 , 于坟后看父母山
 图34 , 后山乃父母山侧脑出一星 , 展开个字下脉 。
35 , 于星顶看下脉全景图
 图35 , 于星顶看 , 后山展开个字 , 分开左右护带 , 一线鼠尾束咽 , 俨若蜂腰 , 再起穴星 。
36 , 于星顶后看来脉
 图36 , 下脉屈曲如摆浪 , 入首束细如蜂腰 。
37 , 于下脉处看穴星
 图37 , 于明堂看穴星隐匿无甚奇 , 登穴一看 , 个字下脉 , 束气起星 , 一气呵成 , 小巧而俱精神 。
38 , 于下脉侧边看穴星
 图38 , 龙虎环抱 , 御屏相应 , 左出单提而作下砂收局 , 外有罗星再关堂气 。
39 , 于外青龙方侧看下脉
 图39 , 于外青龙砂看来龙 , 又如行波展浪 , 入首翻身逆势 , 结圆突而成星 。
40 , 于外青龙方侧看来龙
 图40 , 御屏作祖 , 贵气不凡 , 圆金作间 , 水星行龙 , 穴又结圆金 。
41 , 于外青龙方拉镜头侧看穴星
 图41 , 此地乃水星行龙 , 穴结金星 。经云:水星变金星 , 清贵旺人丁 。据载 , 此地葬后 , 在曾国藩之前已发三代丁财 , 曾国藩之父竹亭公为邑庠生(相当于秀才) , 是其曾家第一个获得读书资格者 , 但从此之后 , 曾氏一族的功名之门就打开了 。
数据(本人以地盘言):
束咽:壬比卦 。
入手:亥晋卦 。
碑立:亥山332度豫卦 。
水来未丁 , 去巽 。
左峰丑艮 , 拳峰在卯97度 。
右高御屏(刀面山)坤223度 , 低御屏坤219度 , 圆峰申245度
行龙间星有辛290度 , 戌298度 , 后山壬338度 。
左前御台:巽139度至巳147度(以巳方为最高)
后语:
对于辅臣公之墓 , 清代周溥成有评价:此地虽不及鲶鱼壩(竟希公)龙特局特 , 而登穴冠冕堂皇 , 殆有过之 , 且比鲶鱼壩先四十八年而葬 , 逮文正公(国藩)生 , 已葬五十六年矣 , 其八运即大发 , 实得力于此 。父子相继封侯 , 亦坤方御屏一高一低 , 一大一小之应也 。又有鲶鱼壩特结 , 相助为力 , 其出公侯将相奚疑哉!
灵珠子甚为赞同前辈周溥成之言 , 此地乃南岳干龙帐角之结 , 因离祖近 , 脉不长 , 所以力巨 。
御屏起祖 , 仙桥行龙 , 出脚又若卷簾殿试 , 此龙格之贵 。剥换成星 , 乃土-金-水-金 , 清贵而旺人丁 。兼得罗星塞于水口 , 贵地之证 。且局内三个御屏 , 皆皇家贵物 , 所以能常近天颜 , 天恩垂爱 。
亥山而发于八运 , 正合曾家发迹之史 , 而辅臣公元配蒋氏葬正其穴 , 今发达之后人 , 皆蒋氏所出 , 继配刘氏附葬于旁 , 所出后人竟然无发 。而蒋氏脚下附葬者 , 挨中线之脉余气 , 后人亦能发巨富 , 可知此地龙力之旺 。
特别是坤宫两御屏 , 一高一低 , 一大一小 , 既应曾国藩曾纪泽父子相继封侯 , 其实也应曾国荃兄弟同封侯(曾国藩成功 , 得此弟之助甚力 , 且曾纪泽是袭父之封 , 而曾国荃是立功而封 , 实职(礼部尚书、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比曾纪泽的实职(户部左侍郎)大的多 。查曾国藩辛未命 , 曾国荃甲申命 , 皆坤宫所应 。曾纪泽己亥命 , 乃亥山所应 。故知 , 此地穴星虽隐拙 , 但实为曾家荫生第一发坟 , 而竟希公之墓 , 是为辅助第二发坟 。
附小故事:
1 , 道光戊戌年 , 其乡人于刀面山砍柴 , 闻似雷震 , 疑其石坠 , 声如雷也 , 不数日 , 翰林报捷信到矣 。(注:曾国藩戊戌年中进士)
2 , 曾国藩点翰林入编修馆时 , 馆中一班文质彬彬之士见之相顾愕然 , 私语:此人满面杀气 , 何以入此?(注:白虎二峰 , 侧看皆三角刀锋形 , 但又是贵峰 。而曾国藩兄弟多相貌凶形 , 特别是曾国藩的三角眼最有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