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彦伟:把自己“种”在沙漠里( 二 )


“但我感觉离土地越来越远了 。 ”身份的变化导致马彦伟需要处理的琐事越来越多 , 比如需要带着同事推进不同的项目 , 频繁出差 , 经常和不同部门沟通 , “待在田间地头的时间反而少了 。 ”
“我更向往的是一种自然的状态 。 ”马彦伟不断回想起小时候在田间地头嬉戏的经历——他是地地道道的东北人 , 家里有几十亩黑土地 , 小时候 , 他最常做的事是在自然里穿梭 , 在田野里、池塘边肆意奔跑 , 土地带给他的是最原始的愉悦和亲近 。
于是 , 他决定辞职 , 回归土地 。 2015年 , 他在阿拉善有了自己的生态农场 , 农场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 , 土质算不上好 , 40%的土是沙土 , 用手捧起来会从指缝漏下去 , 剩下的土地是板结的 , 有机质含量很低 。
“阿拉善很多耕地都是这样的 。 ”他给农场起了个名字——致良田 。 “灵感来自王阳明的‘致良知’ , ‘致’是实现的意思 , 我们希望把阿拉善现有的不太好的耕地、农田变成更好的土地 。 ”
在马彦伟看来 , 阿拉善的土地虽然不像黑土地那么肥沃 , 但也有独特的魅力——充足的阳光、昼夜温差赋予作物良好的品质 , 干旱的气候减少了病虫灾害 , 传统的牧业带来了高品质的牛羊粪 , 生态农业得以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 。
长期做项目的经验让马彦伟在种田这件事上拥有了极高的敏锐度 。 “阿拉善传统的漫灌方式是不环保的、不可持续的 。 ”马彦伟想做的正是改变这种状况 。
扎根:是农场 , 更是实验室
“致良田”的目标之一 , 是改善当地土壤的营养结构——以秸秆、牛羊粪作为天然肥料 ,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 “它们不像化肥这么立竿见影 , 但它们能够持续地释放营养 , 让土壤越来越好 。 ”
“致良田”的另一个目标是节水 。 水对于沙漠来说尤为珍贵 , 马彦伟在SEE工作期间 , 机构曾邀请一个院士来做地下水研究 。 “经过测算 , 阿拉善的地下水正超载使用 , 如果一直使用传统漫灌的方式来种地 , 地下水每3年要下降1米 。 如果放任不管 , 粮食产量会降低 , 盐碱化与荒漠化会加剧 , 沙漠原生植被也将慢慢消亡 。 ”
但种地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 , 即使有扎实的项目经历 , 很多事还是要从头学起 , 从灌溉方式到作物的选择 , 马彦伟和他的伙伴们一点点探索 。 7年下来 , 40亩试验田变成了160亩耕地 , 作物的亩产量也从刚开始的200多斤提高到了300斤 。 “进展并不算快 , 但我已经很知足了 。 ”
种田的过程中 , 马彦伟始终表现得很“佛系” 。 他在选择作物的时候 , 并不会一味追求高产 , 而是更关注质量和环境的可持续 。 比如种小米而不是玉米 , 这种选择能节约30%—40%的用水量 , 比如用滴灌代替漫灌 , 则能减少60%的用水量 。
“最欣慰的是经过多年努力 , 土质疏松了不少 , 土壤有机质含量也提高了 , 还有不少当地人接受了我们的做法 。 ”目前 , 马彦伟已经和10余户农牧民达成了合作 , 累计改变了800多亩耕地的种植方式 , 使他们每年增收1万多元 。
说着说着 , 马彦伟的思绪飘回了2006年夏天的一个晚上 , 他和两个朋友坐在院子里喝茶、看星星 。 当时聊到40岁之后的梦想是什么 , 三个人不约而同地说道——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农田 。
“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 。 ”马彦伟笑着说 , “不过 , 我更愿意把它定义为一个打开门的实验室 , 我们在实验室里尝试新的品种、技术 , 好用的就推广出去 。 ”
在谈及对沙漠的期待时 , 马彦伟觉得“保持原样就够了” 。 在他看来 , 很多人对沙漠有刻板印象和偏见——黄沙漫天、寸草不生 。 但真实的阿拉善沙漠很美 , 沙漠里有几百个湖 , 湖边是绿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