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彦伟:把自己“种”在沙漠里

本文转自:中国环境报
马彦伟:把自己“种”在沙漠里
文章图片
马彦伟和丰收的小米 。
◆本报见习采访人员任靖
硕士、沙漠、种地 , 这三个词无论怎么排列组合 , 看起来都似乎有些格格不入 , 但它们却在43岁的马彦伟身上达成了一种奇妙的平衡 。
马彦伟 , 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硕士 , 在阿拉善盟腾格里沙漠旁拥有一座占地160亩的生态农场 。 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 , 是全自治区占地面积最大的盟 , 其中近三成土地为沙漠 。
马彦伟:把自己“种”在沙漠里】农场的名字叫“致良田” , 马彦伟希望通过发展生态农业 , 实现改善阿拉善土地的目标 。
初见:阿拉善带着异域风情的美
2004年 , 马彦伟还是一名在读研究生 , 特别关注环保领域 , 经常参加环保组织举办的活动 。 5月8日 , 他在翻阅邮箱时发现一封邮件——阿拉善正在招募有生态学背景的志愿者 , 那是马彦伟第一次知道在遥远的内蒙古有一个名叫阿拉善的地方 。
“‘阿拉善’这三个字有一种异域风情的美 。 ”带着对远方的向往 , 他发出了简历 , 3个小时后 , 他正式成为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以下简称SEE)第一名志愿者 。
当天晚上 , 他就坐上了北京开往银川的火车——因没有直达车次 , 要去阿拉善只能从银川中转 , 翻过贺兰山 , 再驱车100公里 。
出发前 , 他搜了搜阿拉善 , 在脑海里形成了对阿拉善的初步印象:那是一个很荒凉的地方 。 但下车后的他大为震撼 , 这里的沙漠黄得纯粹 , 沙丘连绵不绝 , 曲线、弧度浑然天成;天空蓝得纯净 , 完全没有一丝杂质 , “风里都带着自由 。 ”
更让他意想不到的是 , 沙漠里有很多绿洲——由于时间紧、任务重 , 马彦伟下了车便被拉到了月亮湖 。 湖如其名 , 形似弯月 , 镶嵌在腾格里沙漠腹地 , 湖边是一丛丛芦苇 , 随风飘荡 。
马彦伟的工作是监测月亮湖的水位变化 , 记录当地常见的鸟类和植物 。 “我们还在月亮湖边搭了一个观鸟台 。 ”那是一座用实木搭建的房子 , 湖里的芦苇作装饰 , 马彦伟说 , “都是就地取材 。 ”
芦苇一点点割 , 台子一点点搭 , 一个月过去 , 观鸟台搭好了 , 马彦伟也要回北京了 。 “这一个月改变了我的认知——沙漠不是荒无人烟、没有生命力的 , 这里有上百种植物 , 还有很多野生动物 , 人也很友善 。 ”
毕业后的他进入北京一家媒体做纪录片 , 忙碌且疲惫 。 远离自然的快节奏生活让他觉得压抑 , 带着对自由的向往 , 他决定重返阿拉善 , 正式成为SEE的一员 。
马彦伟入职后经手的第一个项目在贺兰队 。 贺兰队位于阿拉善盟左旗 , 村民多以在贺兰山放牧为生 。 但长期的过度开采和超载放牧 , 导致贺兰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 植被退化明显 。
贺兰山生态移民工程在此背景下启动 。 1999年起 , 上万名牧民赶着牲畜下山 , 转牧为农 , 贺兰队也在此列 。 马彦伟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助村民尝试产业转型 , 包括试种小米、发展节水农业等 , 这也在他的心里埋下了发展生态农业的种子 。
重逢:我想离土地近一些
2008年 , 马彦伟回到阔别两年的阿拉善 。
“翻过贺兰山 , 进入阿拉善 , 熟悉的感觉一下就上来了 , 就像闯荡多年的游子终于回家了 。 ”马彦伟说着有一丝哽咽 , “心情和第一次来的时候大不一样 , 以前一直觉得自己是个过客 , 这次想到后半辈子可能就要在这里定居 , 眼眶一下就湿润了 。 ”
这次回来 , 他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从项目官员变成项目部主任 。 同样发生变化的还有他的角色——从执行者变为管理者 。 那些年 , 他负责的项目越来越多 , 从梭梭林保护到推广节水农业 , 从荒漠化治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 , 他和阿拉善的关系越来越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