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糖尿病在我国成年人中的发病率已经超过了10% , 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 , 因此血糖的控制对保证我国成年人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 很多朋友血糖出现异常之后 , 常常要求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 其实这种做法是有欠考虑的 。 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 今天我们就举例来说 , 心脏病合并糖尿病的朋友的血糖控制 。
朋友们需要注意的是 , 对于糖尿病患者并不是血糖越低越好 。 针对不同的人需要控制的水平是不同的 。
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文章图片
对于心脏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 , 应督促其坚持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 , 根据病史和个人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降糖药 。
研究显示 , 糖化血红蛋白每降低1% , 心血管的风险会降低15% 。 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是最近兴起的一项观察血糖水平的指标 , 是指血糖水平在3.9~10之间的时间或次数占总监测时间或次数的百分比 。
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能更好地反映低血糖的发生风险和血糖变异程度 。
对于糖尿病病程较短 , 糖化血红蛋白较低的朋友 , 强化降糖治疗(糖化血红蛋白低于6.5%) , 有利于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文章图片
但是 , 对于老年糖尿病程较长(在8~11年) , 合并有严重的心血管病的朋友 , 强化降糖治疗 , 并无明显获益 , 而且 , 在降糖过程中容易出现低血糖 , 反而提高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风险 。
因此 , 对于糖尿病患者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健康目标 。 张医生推荐的目标是
1 , 对于大多数合并心血管病的成人(非孕妇) , 建议把糖化血红蛋白降到7%以下 , 严格控制血糖 , 建议把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控制在>70%范围内 。
2 , 对于老年人 , 特别是合并冠心病、心衰的患者 , 或预期寿命有限的 , 不超过5年的病人 , 或糖尿病病程较长 , 合并症较多 , 易发生低血糖的患者 , 可以使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8%以下 , 推荐糖尿病目标范围内时间>50% , 强调减少低血糖 , 而不是维持目标血糖水平 。
3 , 对于心功能4级或有其他的晚期疾病 , 预期寿命短的患者 , 控制血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低血糖和症状性高血糖发生 。 降糖目标可设定为糖化血红蛋白<8.5% , 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大于50% , 强调减少低血糖 , 而不是维持目标血糖水平 。
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文章图片
对于单次血糖控制 , 需要注意:
1 , 空腹血糖<4.5会增加心血管病的风险 , 故空腹血糖控制不应过低 , 而应尽量保持稳定 , 减少波动 , 以降低心血管病死亡风险 。
2 , 对于餐前血糖达标 , 而糖化血红蛋白不达标的病人 , 控制餐后血糖小于10 , 有助于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
3 , 对于心血管病重症患者 , 随机血糖控制在4.5~6.0患者临床结局与控制在8~10患者比较并无改善 。 对于重症患者 , 相较于血糖控制在6~10 , 将其控制在10~14可以减少糖化血红蛋白升高患者低血糖的发生风险 。
故重症患者住院期间 , 随机血糖控制在8~10即可 , 若患者容易发生低血糖或病情重 , 血糖可控制在10~14 , 同时要避免低血糖和血糖的剧烈波动 。
无论是中度低血糖(2.3~3.9) , 还是重度低血糖(小于=2.2) , 均会增加死亡风险 。
从上述的意见我们可以看出 , 对于不同的病人 , 血糖控制的水平是不同的 , 对于轻症患者 , 医生们往往会要求尽量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 但对于重症患者 , 医生们往往会放松其管制水平 , 尽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