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飘香秋收忙

本文转自:长春日报
稻谷飘香秋收忙
文章图片
我市水稻开始收割 。 赵滨摄
本报采访人员梁闯赵猛佳陈可炜
秋风送爽 , 稻谷飘香 。
眼下 , 我市各地水稻收割已经陆续“开镰” , 一台台收割机穿梭作业 , 一袋袋稻谷堆满机耕道 , 一辆辆运输车络绎不绝……农业专家进地头、机械设备齐上阵 , 稻农脸上写满收获的喜悦 。
水稻 , 是我市种植面积第二大的粮食作物 。 由于昼夜温差大 , 又是一季稻 , 长春稻米素以品质佳而著称 , 长春因此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中国优质粳米之都”的称号 。 2022年 , 我市水稻种植面积284.56万亩 ,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 正是这幅丰收画卷的底色 。
向科技要产量、要质量 , 才能让稻农的经营方式脱胎换骨 。 近年来 , 我市组织引导广大农民开发利用农业资源 , 以水稻标准化生产为手段 , 推进全程机械化进程 , 打造优质大米品牌 。
农田增效、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 泛着金色光芒的稻田里 , 一幅忙碌的秋收画卷徐徐展开——
小町米“种”占先机
连日来 , 吉林省松江百顺米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 , 全程自动化的稻米加工生产线正在作业:烘干、清理、糙米加工、精米加工、分装……作为水稻主产区的岔路口镇农民率先开启了水稻收获 。 “新米抢先上市价格自然有优势 , 目前看能早收的基本都是小町米系列 。 ”米厂负责人说 。
品种是稻米的核心竞争力 。 近几年 , 德惠小町米不但受市场欢迎 , 还成为各大农场、种粮大户喜爱的“香饽饽” 。 今年 , “我们种的品种多为市场上畅销的长粒香系列和德惠小町系列 。 ”江畔农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尹维新告诉采访人员 , 要丰收首先要选对品种 。 今年合作社通过稻蟹综合种养模式 , 摆脱“化肥依赖”、改良土壤、提高耕地质量 , 提早育苗、插秧 , 确保了秋收时水稻的成熟度 。 今年 , 德惠市水稻种植面积75万亩 , 其中小町米系列占到了八成以上 。
据了解 , “德惠小町”源于上世纪90年代引进的世界六大优质米系之一的“秋田小町” , 以秋田小町、吉粳88、吉粳511、吉大718、吉大898、通禾836、通禾855、东稻3、吉农大809、吉农大518等优质小町米为主 。 目前 , “德惠小町”米已被确定为吉林省中部黑土地大米的“吉林大米”代表品牌 , 是“长春大米”的领军品牌 。 该品种大米营养丰富 , 有机质和矿物质含量高 , 米粒洁白晶莹、质地密实 , 做出的米饭油亮溢香、有嚼头 , 堪称米中精品 。
稻田里的“高”产公式
秋收时节 , 农安县小城子乡西王家村的高标准农田丰收在望 。 24日清晨 , 顺民心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检修农机 , 为水稻收割做足准备 , “如今农田连成片 , 田间路硬化了 , 农机使用规模是过去的一倍 。 合作社的4台进口收割机都派上用场 , 作业可方便了!”说起这几年的增产经历 , 合作社负责人王东侠归功于高标准农田建设 , “高标准农田种水稻节本增收 , 收益高两成 。 ”
过去不规则的田块 , 如今横成排、竖成行 , 泥泞的土埂不见了 , 取而代之的是统一的塑料田埂和硬化水渠……今年 , 王东侠对丰收信心满满 , “塑料田埂占地少而且不会生杂草 , 直接增加了稻田的有效种植面积 , 降低了土埂的维护成本 , 再加上全程机械化作业 , 每公顷地少说也能增产1000多斤水稻 。 ”高标准农田里 , 如解题公式一样的技术、模式 , 成为丰收稳产的保障 。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 , 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 。 在稳定粮食产能基础上 , 我市还依托高标准农田 , 支持优质蔬菜、经济林果及其他优势农产品等特色产业发展 , 建设一批优质粮食、优质蔬菜生产基地 , 增加农民收入 。 今年 , 我市继续加大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 , 重点扶持九台、公主岭、德惠3个万亩规模以上的新型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项目建设 , 使之成为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样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