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索马里海盗误抢俄罗斯油轮,激战22小时遭“团灭”( 二 )


要知道 , 海盗虽然抢劫越货不眨眼 , 但也有“行业要求” , 甚至比陆地上的犯罪分子更为严苛 , 更为规范 。
诸如 , 大国的货轮不能抢 , 对外手段强硬的货轮不能抢 。
2010年,索马里海盗误抢俄罗斯油轮,激战22小时遭“团灭”
文章图片
能抢的多半都是那些国家贫穷 , 军事能力、发展能力相对较差的国家 。
一方面 , 大国有着舰队的护航 , 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支援 。
另一方面 , 国家对外手段强硬 , 有可能会引火烧身 , 弄巧成拙 。
而利比里亚 , 堂堂一介弹丸之地 , 不仅经济、军事发展不如人意 , 国家内部还有着内乱 , 是抢劫的最好选择 。
看到这里 , 想必各位朋友已经产生了疑问 , “莫斯科大学”号既然是俄罗斯的油轮 , 为什么要打着利比里亚的旗号呢?
原来 , 海运规定 , 本国的油轮 , 也可以到外国进行登记 。
2010年,索马里海盗误抢俄罗斯油轮,激战22小时遭“团灭”
文章图片
利比里亚虽然发展不好 , 但因为沿海 , 船舶拥有量足足达到了世界的10% , 是全球国家中排名第二的船舶拥有大国 。
但利比里亚自己国家的船舶不及十分之一 , 大多数都是外国登记注册的船舶 。
要知道 , 在一些大国 , 船舶登记有着相当严苛的审查规定 , 不仅耗钱耗力 , 等待的时间就难以让人接受 。
而在利比里亚 , 只要资质符合 , 很快便能进行登记 , 船主仅需按时交给利比里亚一笔管理费即可 。
当然 , 好处不仅只有这一点 , 在利比里亚登记的船舶 , 税收、雇佣、通航都有着相当便利的条件 。
2010年,索马里海盗误抢俄罗斯油轮,激战22小时遭“团灭”
文章图片
如果自身国家开战 , 还可以以这一点来逃避军事征用 。
而根据联合国颁布的《海洋法公约》规定 , 任何船舶在公海航行时 , 必须要悬挂所登记国家的国旗 。
否则将会视为不法船舶或海盗船舶 , 任何国家的军舰和飞机均有权利拦截 。
种种对比下来 , 对商人来说 , 可谓是百利仅一害 。
“莫斯科大学”号是俄罗斯新罗西斯克公司旗下的油轮之一 。
据外媒报道 , 新罗西斯克公司多数在亚丁湾航行的油轮 , 均登记在利比里亚 。
2010年,索马里海盗误抢俄罗斯油轮,激战22小时遭“团灭”
文章图片
而刚刚所说的一害 , 正是缺少了大国的威慑力 , 容易被海盗和一些不法分子盯上 。
所以在“莫斯科大学”号刚刚进入亚丁湾时 , 海盗就发现了甲板上那显眼的国旗 。
航行至阿拉伯海索特拉群岛以东350海里处时 , 海盗经过长时间的调查 , 发现“莫斯科大学”号身边并无护航舰队 。
其船体也无任何具有威力的火炮设备 , 防守配置极低 。
若想进行登陆 , 可以说手到擒来 。
于是 , 海盗们当即决定 , 立刻登船 , 进行打劫 。
2010年,索马里海盗误抢俄罗斯油轮,激战22小时遭“团灭”
文章图片
跃跃欲试满心欢喜的海盗们没有想到 , 本以为是一场轻轻松松的劫船 , 最后却落成后悔到无以复加的境地 。
危机22小时
海盗船升起骷髅头旗帜 , 整理好装备 , 蓄势待发 , 叫叫嚷嚷地朝“莫斯科大学”号逼近 。
这一情况很快引起“莫斯科大学”号的注意 , 一名在甲板上进行物资检查的水手 , 发现船后有海盗船和游艇追击时 , 立即跑到驾驶舱 , 向船长报告 。
船长尤里·图利钦斯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手 , 他仔细观察了海盗船的规模与数量 , 再看自己身边二十多名未有武装经验的船员 , 知道敌众我寡 , 完全不是对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