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里,好大米卖出好价钱(人物故事·聚焦乡村创业)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直播间里,好大米卖出好价钱(人物故事·聚焦乡村创业)
文章图片
9月24日 , 陈雨佳在直播中向网友展示石板田的构造 。
王志民摄(人民视觉)
■创业心得
助力乡村振兴 , 互联网已经成为重要力量 。 一方面 , 可以通过互联网主动推进农产品的品牌化;另一方面 , 要勇于尝试预售、定制等产销对接新方式 , 让更多“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
——陈雨佳
陈雨佳 , 1989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上官地村 。 2016年 , 她回村创业 , 运用互联网思维优化水稻种植、加工和销售环节 , 带领乡亲们闯出了一条增收致富路 。 陈雨佳先后获得全国“巾帼新农人”创业典型、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
“上万年前 , 火山喷发 , 岩浆外溢形成熔岩台地 。 经过长期风化 , 岩石表面堆起一层营养丰富的腐殖土 , 进而演变成独特的石板田……”在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上官地村 , 伴着潺潺流水、幽幽稻香 , 玄武湖大米专业合作社销售经理陈雨佳 , 正通过手机直播 , 为网友讲述当地石板大米名称的由来 。
开辟线上销路 , 打出产品口碑
得益于独特的自然环境 , 石板大米口感佳、营养价值高 。 “可酒香也怕巷子深 , 村里的大米多年来没有打出知名度 , 销路一直不好 。 ”玄武湖大米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褚丽娟说 。
早在2008年 , 褚丽娟就牵头成立合作社 , 推动村里的稻田规模化经营 。 可是 , 受制于传统的种植、销售方式 , 乡亲们的日子始终算不上宽裕 , 村集体经济收入也一度入不敷出 。
眼看母亲褚丽娟着急上火 , 2016年 , 在外工作了3年多的陈雨佳悄悄返乡 , 打定主意要通过互联网帮助老乡卖大米 。
“以往到了水稻收获季 , 大伙儿都是被动等待商贩上门收购 , 卖不上好价钱 。 ”陈雨佳心里自有盘算 , 毛遂自荐在合作社担任起销售经理一职 , “利用互联网 , 把优质大米直接端到消费者的餐桌上 。 ”
开工不到一个月 , 陈雨佳就做成了第一单生意 。 “我把卖米的广告发到了朋友圈 , 有熟人感兴趣 , 一试还真不错 , 然后口口相传 , 一下卖出了几百斤 。 ”
拍视频 , 搞直播 , 开网店……陈雨佳和合作社的两个年轻人组成网络营销团队 , 把大米种植的各个环节都展现给消费者 。 慢慢地 , 陈雨佳在网上有了不少粉丝 , 线上订单也逐渐多了起来 。
与此同时 , 合作社在提高大米品质上也下足了功夫 , 从选种、耕种到加工 , 绿色技术覆盖全程:肥料方面全部施用有机肥和农家肥 , 除草则采用人工方式和稻田养鸭 , 灌溉水源来自镜泊湖和牡丹江……
“这么干费工费力 , 万一大米卖不上价怎么办?”有的村民担心 。 通过开辟线上销售渠道 , 销量的确增加了 , 可是价格相较往年并没有明显上涨 。 “怎么把好米卖出好价?”陈雨佳不断思索 。
加强与网友互动 , 改进销售模式
“欢迎来到上官地村 , 这里不仅有美丽的玄武湖 , 还有200多户淳朴的农民”“今天请大家和小陈一起把鸭雏放到田里去”……积攒了一些经验后 , 陈雨佳和团队拍视频、做直播时 , 不再局限于推介产品 , 而是通过镜头讲述乡亲们种植石板大米的故事 , 展示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 。
在与网友的互动中 , 陈雨佳不断改进销售模式 , 升级服务体验 。 这天 , 采访人员跟着她下田察看水稻长势 , 清风徐来 , 掀起层层稻浪 。 地头上 , 立着一块块小木牌 , 上面写着不同的名字 。
“这是我们推出的‘认种’模式 , 春天时消费者认购一亩稻田 , 秋收后就能收到这亩稻田产出的大米 , 还可以来村里免费体验插秧、收割水稻等农事活动 。 ”陈雨佳说 , “这个点子就来源于直播时跟网友的互动 , 当时有网友感慨我们这儿山好水好 , 想来村里体验种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