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发病另一种机制被找到!这种特效药有望成为治疗新冠肺炎的新策略


新冠发病另一种机制被找到!这种特效药有望成为治疗新冠肺炎的新策略
文章图片
新冠肺炎仍在全球肆虐 , 但治疗新冠肺炎依然缺乏特效药 。 9月28日 ,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等发布新冠防治新策略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 , 携带HIS基因序列的新冠病毒进入人体后和人类基因中HIS共同作用 , HIS能够引起透明质酸增加 , 透明质酸是新冠致病的共同物质基础和治疗新靶点 , 研发抑制透明质酸合成的特效药有望成为治疗新冠肺炎的新策略 。
新冠发病另一种机制被找到!这种特效药有望成为治疗新冠肺炎的新策略
文章图片
会上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于文强指出 , 新冠致病的罪魁祸首或为HIS基因序列 。 在过去的近10年里 , 于文强团队发现了一类在细胞核内发挥独特激活作用的NamiRNA(NuclearActivatingmiRNA) , 打破了传统miRNA抑制理论经典 , 创造性地提出NamiRNA-增强子-基因激活理论 , 这也为新冠致病新机制的研究打下基础 。
疫情初期 , 于文强团队就投入到新冠快速检测和致病机制攻关研究 , 解析新冠肺炎特殊临床和病理改变分子机制 , 寻找全新有效防治方案 。 经研究发现 , 新冠病毒基因组与人类基因组存在5段完全相同的基因序列 , 长度为24~27nt , 团队将它命名为HIS(HumanIdenticalSequence) 。 HIS在159258个新冠病毒基因组广泛存在 , 且能靶向性地激活人体中肺、血管等非免疫细胞中与炎症相关的基因 。
因此 , 人感染新冠病毒后致病的罪魁祸首很可能是HIS基因序列——携带HIS基因序列的新冠病毒进入人体后和人类基因中HIS共同作用 , 这可能是引起“炎症因子风暴”的重要原因 。由此于文强与合作团队推出抑制透明质酸合成 , 治疗新冠的新策略 。 于文强团队发现 , 新冠患者的血浆中透明质酸的升高 , 与淋巴细胞降低和肺部毛玻璃病变等临床症状密切相关 。 而HIS能够激活透明质酸的合成酶 , 引起透明质酸增加 。 在新冠肺炎患者的血浆中 , 透明质酸是升高的 。 透明质酸又名玻尿酸 , 是一种酸性粘多糖 , 分为大分子和小分子 , 小分子是重要的炎性介质 。
在随后的动物实验中 , 于文强团队发现 , 单用透明质酸处理就能引起小鼠肺部典型CT影像学的毛玻璃病变 , 进一步证实透明质酸是新冠致病的共同物质基础和治疗新靶点 , 以透明质酸为靶点抑制其合成 , 可以成为新冠治疗的新策略 。 4-MU是透明质酸合成抑制剂 , 对应药物为中国已上市治疗胆囊炎的口服处方药羟甲香豆素 。
此后 , 于文强团队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卢洪洲团队合作开展临床试验 , 共入组新冠肺炎患者130例 。 初步研究结果显示 , 羟甲香豆素能显著促进患者体内淋巴细胞恢复 , 同时改善患者肺部病变 。
“这项研究找到了新冠的发病机制 , 进而明确了要怎么去治疗新冠 。 幸运的是 , 还找到了羟甲香豆素这样有效的药物 。 ”卢洪洲教授表示 。鉴于国内新冠患者数量较少 , 该团队联合杭州创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合作 , 在玻利维亚、厄瓜多尔等南美国家开展相关临床试验的前期准备工作 。
目前 , 羟甲香豆素在新冠治疗及阻断重症发展中的作用仍待进一步研究 。 于文强团队与卢洪洲团队、南方科技大学糖生物学王鹏团队正在申请新课题 , 将从细胞水平、动物模型和临床试验三个层面入手 , 深入研究羟甲香豆素对不同新冠变异株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 以期降低新冠高危人群病死率 , 将新冠变成“普通感冒” , 为全球应对新冠变异和治疗 , 提供简单易行可推广的中国方案 。
内容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