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论文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论文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论文,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3、南宋诗人朱熹这首诗告诉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并积累新知识才能使自己的知识不断的进取 。
4、通过不断的阅读,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作者如何思考人生,如何面对人生,如何探寻生命的价值,进而升华我们的情感,引发我们的睿智,提升我们生命的内涵,成就我们的人生!是啊,阅读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
5、《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
6、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
7、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
8、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让学生变聪明 , 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 , 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
9、因此 ,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现笔者就此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
10、一、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语文教师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在倡导学生自主阅读的同时 , 更应教给他们阅读方法,使其真正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
11、首先依照学生学段的不同推荐书籍 。
12、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 , 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 , 可以说进入了文学期 。
13、女生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 , 而男孩则对史地、体育、科学等方面感兴趣 。
14、所以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爱好进行了解 , 到介绍时就有的放矢了 。
15、比如 , 指导学生阅读《坐井观天》一文时,我利用学生们好奇的年龄特点,准备了一幅相关故事情节的图画,首先出示图画让学生们猜猜小鸟和青蛙究竟说些什么呢?学生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从而调动了学生们阅读的兴趣,急于想阅读小鸟和青蛙的故事 。
16、其次,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激发阅读兴趣 。
17、低年级学生思维以直观思维为主,对抽象思维的理解,需要以直观形象来加以辅助,而语文教材中插图丰富,画面形象、鲜明,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形象思维特点,巧用这些插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
18、比如,在学习《春天》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插图,并按顺序说出春天的特征,接着鼓励学生质疑 , 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我又将其抛给学生们讨论,并及时结合插图,给予引导 , 再读课文 。
19、让学生在展开讨论的过程中与同学之间进行对话练习 , 整个课堂充满了活跃的气氛,这样的质疑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容易激发他们阅读课文的兴趣 。
20、二、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在学生对阅读已有所爱好的基础上 , 要加强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
21、朗读的形式应多样化,如范读、领读、个别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 。
22、对于一篇文章也应采取多种形式朗读,不应拘泥于一种方法,如果采用的形式过于单一,往往会抑制孩子们的创造力、表现力 , 但是,也不是每篇文章朗读的形式越多越好,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善于选择学生感兴趣、易接受的形式进行朗读教学 , 以提高学生在阅读中的朗读能力 。
23、同时,教师还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学生掌握了技巧,读起文章才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 才能读出感情,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朗读训练的目的 。
24、比如在指导朗读《小壁虎借尾巴》的第七自然段时,首先让学生明确这一段主要写了谁?他们都说了什么?怎么说的?然后让学生根据这段内容和提示语采用适当的语调去读 。
25、教师可指导学生想:妈妈为什么笑着说?因为它听了小壁虎讲借尾巴的经过,感到孩子不懂得自己尾巴有再生的能力,不用借 , 同时别人的尾巴都各有用处是不能借给他的,心里疼爱小壁虎所以笑着说,读时语速要放慢 , 充满感情地读出关心疼爱 。
26、小壁虎转身一看 , 高兴地叫起来 。
27、他为什么高兴地叫起来?因为他历尽艰辛都没借到尾巴,这时候一转身发现自己又有尾巴了,该多么惊喜?。⌒”诨⒂刹恢雷约何舶陀性偕芰Φ搅私庹庖还δ芏渤鐾猓?读的时候声音要响亮,语速稍快,新尾巴要读重音,读出为自己尾巴有再生能力而兴奋的语气 。
28、再如《松鼠的尾巴》中那条又轻又软的大尾巴就像一顶降落伞 , 要求在朗读中,能表现出大尾巴的特点 。
29、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哪些东西是又轻又软的,唤起对又轻又软的大尾巴的感受 , 于是学生不约而同地用细声柔情的语调来读这句话 。
30、三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朱熹曾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
31、也就是说在采用形式多样的朗读时 , 还需要注意要求学生们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而不能有口无心地读,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 。
32、要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教师就要善于质疑,鼓励学生探究,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有疑问,就会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
33、设置问题可以诱发学生的思维,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言语活动吸引到问题情境中,使学生集中精神,思考问题 。
34、开始训练时 , 可由老师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意识地读,学生明白了读课文时思考什么,思维就有了明确的目的性 , 老师所提的问题要难易适度,要有层次性,对接受能力不同的学生要让他们回答不同的问题 。
35、比如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时,要解决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这个问题,就应该分层设问,先让学生讨论:小葫芦开始时为什么长得好?后来为什么会变黄并落下来?继而引导学生讨论:叶子和果实是什么关系呢?再进一步的提问:葫芦的叶子已经长虫了 , 种葫芦的人为什么认为没有必要除虫呢?最后解决问题: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这样,一问扣一问,使学生在边读边想的过程中理解感悟了课文的内容 。
36、再如教学《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时,课文最后只讲到青蛙取笑小鸟,小鸟让青蛙跳出井口看看外面的世界,而并没讲青蛙到底有没有跳出井口 , 于是我针对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想象青蛙怎样跳出井口,它跳出井口看到了什么,它还会回到井底吗?学生通过想象,既练习了说话 , 又懂得了课文蕴含的道理 。
37、四注重积累和培养语感《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
38、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灵敏、丰富的感受,是积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 。
39、没有积累 , 就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不可能有真正的阅读能力,当然就谈不上学好语文 。
40、所以,学好语文,积累是一个关键环节 。
41、落实这一环节,要让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扩展阅读面、扩大阅读范围、拓宽阅读渠道,在阅读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格言、优美词句、精彩句段等语言材料 。
42、这些语言材料的积累,将成为学生的终身营养,它们一旦被激活,学生的阅读能力将会大幅度上升 。
43、在学生大量积累语言材料的过程中,还要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感 。
44、而培养语感,不外乎就是要指导学生好好读书,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去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
45、离开了读书就谈不上培养语感,犹如离开了游泳池,就谈不上学习游泳 。
46、比如《桂林山水》一文景美文美 , 它以优美的笔调,描写了桂林山水的绚丽景色 , 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
47、在教学时,我让学生配乐朗读课文 , 让学生观看桂林山水的图片资料 , 还让亲身游览过桂林山水的学生谈谈自己的真实感受,从而激发学生对桂林山水的热爱向往之情 。
48、在此基础上配乐读、表演读 , 反复诵读,在读中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在读中想象桂林的美景 , 在读中欣赏美丽壮观的图画,学生心通其意,必有身临其境之感,将自己融入优美文字之中,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情感的品味,促进了语言的积累 , 从语感培养的角度来看,也训练了学生丰富和扩展语言的能力,增加了对语言的感悟 。
49、阅读不仅仅是学习和继承前人和他人的知识,还将影响到人类社会现实和未来的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
50、所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潜能和素质的发展,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论文】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