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血管里放了个显微镜”

本文转自:生活报
“就像血管里放了个显微镜”
全国首例!哈医大二院用新技术为老人血管安支架
“就像血管里放了个显微镜”
文章图片
“就像血管里放了个显微镜”
文章图片
生活报讯(田为曹玥采访人员周琳)26日 , 在哈医大二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心内科主任于波教授指导下 , 心内科副主任候静波教授带领团队完成全国首例应用升级创新型OCT——Optimiro全程指导 , 为一名72岁老人完成心脏支架介入手术 。
今年72岁的赵大爷 , 有高血压病史十余年 , 多年来一直口服降压药 。 两年前 , 他开始出现劳累后胸疼、气短、乏力 , 休息后便会感觉到缓解 。 因为情况不是太严重 , 所以他一直拖着没有就医 。 一周前症状突然加重 , 疼痛难忍 , 被家人送往就近医院检查 , 冠脉造影检查发现冠脉狭窄闭塞 。 为进一步治疗 , 赵大爷来到哈医大二院心内科就诊 。 经过全面检查 , 确诊他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需要支架介入治疗 。
“由于冠脉血管狭窄的长度 , 而且狭窄处较多 , 呈弥漫性 , 为此 , 我们选择升级创新型OCT , 与之前相比 , 一次扫描长度会更长 , 手术更加安全、简便 。 ”候静波介绍 。 手术仅用时30分钟就全部完成 。
什么是OCT?于波介绍 , OCT是目前分辨率最高的腔内影像学技术 , 就像直接把显微镜放进血管里看一样 , 可以准确评估血管尺寸、斑块特点和支架植入效果 , 观察支架贴壁效果和扩张情况 , 从而达到理想的支架效果 , 并且为临床中优化支架植入和减少支架相关问题提供了很多宝贵的信息 。
“此次手术采用的升级创新型OCT主要有三大突出特点 。 ”于波表示 , 第一点是超长回撤 , 既往无法通过一次回撤看清整个血管全貌 , 此次新型导管在2.5秒内即可完成90mm血管回撤 , 轻松应对超长病变 , 有效减少回撤次数 , 提高手术效率 , 同时也减少了造影剂的用量 , 更大程度保证的患者的安全;第二点是在实际应用中发现 , 由于该系统采用了独特的转码专利技术 , 无论是轴向扫描速度 , 还是光学灵敏度 , 都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 成像更为清晰 , 实际临床使用中更易辨认病变信息;第三点是成像稳定 , 由于在导管上运用了“光胶囊”专利技术 , 使导管更容易推送至病变处 , 成像更加稳定 。
链接:
“就像血管里放了个显微镜”】2019年 , 哈医大二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心内科主任于波教授 , 牵头成立的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基于双源多模多功能血管内光学相干成像系统研制》 , 致力于解决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在体精确识别和进展机制的重大基础研究问题 , 是血管腔内OCT领域唯一的国家重大仪器科研项目 。 该项目的核心技术应用于Optimiro和Optipass系统的升级创新研发 , 该产品在2022年9月9日获取中国药监局颁发的注册证书 , 正式获批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