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猫子”比“早起鸟”更易患糖尿病

“夜猫子”比“早起鸟”更易患糖尿病


本报讯 一项新研究给那些“夜猫子”敲响了警钟 。 美国马萨诸塞州布列根和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 , 晚睡晚起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比那些习惯早起的人更大 。 该研究结果近日发表于《内科医学年鉴》 。
【“夜猫子”比“早起鸟”更易患糖尿病】“生物钟或昼夜节律偏好 , 指的是一个人喜欢的睡眠和觉醒时间 , 部分是由基因决定 , 所以可能很难改变 。 ”通讯作者、该院流行病学家黄天一(音)说 , “那些认为自己是‘夜猫子’的人可能需要更加注意生活方式 , 因为他们患2型糖尿病风险更大 。 ”
研究人员此前发现 , 睡眠时间不规律的人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高 , 而晚睡型的人更有可能出现睡眠不规律的情况 。 在这项研究中 , 他们想了解时间类型和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系 , 并研究生活方式因素的作用 。
该团队分析了2009至2017年“护士健康研究II”收集的63676名女护士的数据 , 包括自我报告的时间类型、饮食质量、体重和BMI、睡眠时间、吸烟行为、饮酒、体育活动和糖尿病家族史 。 研究小组从参与者的自我报告和医疗记录中确定了她们的糖尿病状况 。
“护士健康研究II”是对女性主要慢性疾病风险因素进行的规模最大的调查之一 。 这项研究的优势之一是对参与者进行定期随访 , 并反复评估健康和生活方式因素 。
大约11%的参与者报告自己属于“明确的夜晚”生物钟类型 , 大约35%的参与者报告自己属于“明确的早晨”生物钟类型 。 其余大约一半的人被归类为“中间型” , 这意味着她们既不是早起的人 , 也不是晚睡的人 。
在考虑生活方式因素之前 , 晚睡型与72%的糖尿病风险增加有关 。 在考虑了生活方式因素后 , 晚睡型与19%的糖尿病风险增加有关 。 在那些生活方式最健康的参与者中 , 只有6%的人属于晚睡型 。 在那些生活方式最不健康的人中 , 25%是晚睡型 。
研究发现 , 那些晚睡型的人更有可能大量饮酒、饮食质量低、每晚睡眠时间少、吸烟 , 且体重、BMI和体育活动率都处于不健康范围 。
“当我们控制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行为时 , 时间类型和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强烈关联性虽然降低了 , 但仍然存在 。 这意味着生活方式因素在这种关联中占了很大比例 。 ”第一作者、布列根和妇女医院博士后研究员Sina Kianersi说 。
接下来 , 研究人员计划在更大、更多样化的人群中调查生物钟的遗传决定因素及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
“如果我们能够确定生物钟与糖尿病或其他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 , 医生就可以更好地为患者量身定制预防策略 。 ”Kianersi说 。 (李木子)
《医学科学报》 (2022-09-22 第9版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