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高温天气 厄尔尼诺对天气的影响


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它是怎么影响全球气候的?厄尔尼诺是发生在赤道太平洋的一种独特的气候现象 。一般来说,厄尔尼诺发生时,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升高,西太平洋海水温度降低 。中国的气候特点是南涝北旱 。
正常情况下,由于地球自转方向,太平洋盛行东南信风 。来自东太平洋的暖流都会顺着东南信风流向西太平洋 。在西太平洋沿岸附近聚集后,会形成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陆地产生强烈的压差,推动暖流进一步向中国移动 。遇到来自西方的冷空气,就会变成雨和地 。
厄尔尼诺发生时,原本从东太平洋吹向西太平洋的东南信风会减弱,甚至被西北信风取代 。此时西太平洋暖流无法向东运行,而是局部聚集,造成太平洋东岸大量降雨 。另一方面,当西太平洋暖流减弱时,形成的副热带高压将相应减弱,能量将不足以在对中国的进一步作业中穿越江淮地区,因此中国将出现南涝北旱的气候现象 。
根据多年的气象研究,国际公认的厄尔尼诺现象的原因是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正常情况下,地球自转方向是从西向东 。但当地球自转速度发生变化并减弱时,西太平洋的海水会因惯性继续向东运行,与由东向西运行的暖流抵消能量,甚至阻挡暖流回到原来的位置,从而形成厄尔尼诺现象 。
厄尔尼诺(西班牙语:El Nino),也被称为El Nino现象,与另一种现象——南方涛动一起被称为ENSO 。这是秘鲁和厄瓜多尔渔民用来称呼异常气候现象的术语 。主要是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热带海洋海水温度异常持续变暖,改变全球气候格局,造成部分地区干旱,部分地区雨量过多 。
厄尔尼诺发生时,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海水温度异常变暖,导致极端天气 。厄尔尼诺会导致中国冬季越来越暖和,冬季降雪不足就是最好的证明 。
厄尔尼诺一旦发生,通常会持续很长时间,甚至超过一年 。它不仅使秘鲁沿岸的气候异常温暖多雨,还使澳大利亚丛林不断因干旱和高温而起火;热浪和暴风雪在北美大陆竞争;夏威夷被热带风暴袭击;美国加州洪水;大洋洲和西亚发生严重干旱;土壤开裂会在非洲大面积发生;欧洲会有洪水;中国南方也会发生干旱,沿海渔业减产;如果全国气温低,粮食产量会大大减少 。
京津冀等18省区市将有35℃以上高温天气,为何这轮高温天时间这么长?今天是8月10日,根据最新报道显示,在我国的京津冀等18个省份,多地都在同时出现高达35°以上的高温,虽然说这个季节作为夏季的第二伏,温度高是正常的,但是实际上这种情况也是历年的夏季非常罕见的,可以说这么多地的同时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是不正常的现象,那么面对这种高温的情况,背后到底有什么原因呢?为何这轮的高温天气时间会这么长呢?
第一、面对这轮如此严重的高温,反厄尔尼诺现象可能是这轮高温时间长的主要原因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反厄尔尼诺年,实际上反厄尔尼诺年就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过来,也叫la nina年份,指的就是太平洋东部的海平面比西部的海平面高的现象,而这种现象造成今年的高温一般来说有两种原因,第一是因为太平洋的海面高度差,导致了两地的气压存在很大的不一样,高海平面带来的高气压会吸走低气压的积水云,而且也会带走更大的水汽,自然也会带走遮挡太阳的云朵 。第二是因为反厄尔尼诺年会存在很多奇怪的气候现象,不过目前我们还无法解释,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种高温和反厄尔尼诺现象分不开 。
第二、虽然说这次有反厄尔尼诺年的影响,但是这次的高温时间长也和气候变暖有关系
其实这几年的气候变化是越来越严重了,不仅仅是气候变化,碳排放的增加以及全球的环保问题的严重,都造成了严重的大气层损失,所以夏季的温度自然也会增加,同时,温室效应也会造成夏季的时间延长,夏季的低气压时间更加久 。
综上所述,希望大家都能爱护环境 。
厄尔尼诺会不会再次出现?极端高温会多吗?在才结束的冬季,根据气候监测数据显示,我们又过了一个“暖冬”,这说明整个冬天的气温都是处于偏高的,而到了春季的时候,其实我们看到全球的气温状态依然是不稳定,各种反常的气候现象可能相对较多 。
而关于厄尔尼诺现象的问题也再次引发了大家的热议,那就是2020年的厄尔尼诺现象会重现吗?从如今的情况来看,海洋区域确实依然是处于偏暖的情况,所以中国农业大学孟现勇副教授表示,我们应该提前警惕厄尔尼诺现象及全球增暖现象带来的可能性影响,并且他认为在2020年,“厄尔尼诺”事件是会持续发生的,并且全球年平均气温升幅也将在2021年创下新纪录 。
厄尔尼诺真的要来?从如今的厄尔尼诺观察区来看,确实如今的偏暖情况是居高不下,已经持续数月保持0度以上,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0.4度区间进行徘徊,这确实说明了海洋区域的一个偏暖情况严重,当然是否会持续保持较高,暂时不明确,但是要想说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必须要长期保持+0.5以上 。
所以教授的警惕是对的,但是会不会真的出现就不明确了 。不过有没有厄尔尼诺现象,都可能导致2020年的全球气候大变,世界气象组织也在3月发布了说明,那就是未来几个月,即使没有厄尔尼诺发生,全球多地气温仍将超过平均水平 。所以说2020年地球可能会变得更热 。
同时按照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的指数指出,今年3月至5月,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发生的可能性分别为35%和5% 。6月至8月,两者发生几率均为20%~25% 。按照概率来说并不是很高,所以说大家不用担心 。
然而有个问题是令人比较堪忧的,那就是根据“全球季节性气候更新”(GSCU)的分析数据显示,无论是热带还是非热带地区,全球大部地区的海洋表面温度可能高于平均值 。因此,预计3月至5月,全球地表温度将高于正常水平,热带地区尤甚 。这地球真的是在“燃烧”一样,这无论是海洋还是陆地,都是表现出了气温偏高的居多 。
而刚好在3月10日,美国宇航局(NASA)就公布了消息,那就是NASA卫星紧急飞奔非洲地区,监测到了最新一场沙尘暴在摩洛哥和西撒哈拉沿海地区出现,并且在强风的影响之下,将非洲的灰尘吹到大西洋上空飘动,一股“灰烟”正在跨海可以清晰看到,当然这个是否与2020年气候存在关系,暂时没有明确的说明,因为如今是北非和中东的沙尘暴季节 。
并且在2月的时候,我们也看到这个情况,但是这是新一轮的灰尘尘埃 。NASA也发表了说明,最近几周影响该地区的一系列沙尘暴中的最新一次 。与2月下旬发生在加那利群岛的事件不同,此事件预计不会给该岛带来大量的灰尘 。
所以这两波完全是不一样的 。当然这可能也是一次极端气候事件吧,正常情况下可能也不会变得这么厉害 。确实每年的沙尘暴季节这些地区都会出现,但是一轮接一轮的出现对当地生活的人可能带来了更加严峻的生活问题,在这些“灰烟”之中,大规模的污染物质如果在人类吸收之下,都会带来一些极端性的影响 。
这是我们不期待看到的 。气候的恶劣情况可以说真的是任何时间都不期待出现,但是从如今已经公布的气候预测情况来看,2020年气候可能更加不稳定,带来的影响更加大,人类的生活或许真的变得越来越困难吧 。
特别是在夏季的时候需要特别的注意,世界气象组织也已经提前说明了,但由于人为活动所引起的气候变化,全球多地仍将经历异常高温 。以前可能说得没有这么早,但是今年确实可能早了不少 。
这个确实也算是符合常理吧,2020年遇到与气温相关的事情可能真的有点多了,什么南极红雪,北极甲烷爆发等等,都是与气温的上升有关系,如今不预警反而可能不正常,但是预警只能告诉我们提前做好一些防御措施,其实最终要想快速改变气候现象还是不可能,只能靠我们缓慢的来改变 。
厄尔尼诺现象成因及影响有哪些 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 。
原因
1、东南信风减弱
当南半球赤道附近吹的东南信风减弱后,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泛会减少或停止,从而形成大范围海水温度异常增暖,传统赤道洋流和大气环流发生异常,导致太平洋沿岸一些地区迎来反常降水,另一些地方则干旱严重 。
2、地球自转
研究发现,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有关,地球自转速率短期变化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变化呈反相关,即地球自转速率短期加速时,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降低;反之,地球自转速率短期减慢时,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升高 。这表明,地球自转减慢可能是形成厄尔尼诺现象的主要原因 。
影响
厄尔尼诺易导致暖冬,南方易出现暴雨洪涝,北方易出现高温干旱,东北易出现冷夏 。比起单纯的气温变化,极端天气更容易引发危险 。
1、台风减少 。西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次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次数均较正常年份少 。
2、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中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 。北方地区夏季容易出现干旱、高温,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 。近百年来我国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次年 。
3、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 。
厄尔尼诺为什么会引发印度的“死亡高温”?据外媒报道,6月2日,印度西部沙漠省份拉贾斯坦邦遭遇50.8度“死亡高温”,成为当天印度最热的地方,接近印度天气纪录中的最高温度 。6月2日印度大部分地区的气温都在40度以上 。恒河平原大部分地区超过45度,有些地区接近50摄氏度 。印度气象预报图中一片飘红,比牛市可红多了!
印度气象部门预测中北部的酷热天气甚至可能再持续一周 。以前持续的炎热天气导致许多中暑死亡 。印度一些城市报告说,由于持续高温和缺乏雨水,湖泊和河流正在干涸,水资源短缺引起了各界的关注 。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厄尔尼诺现象频繁出现,比过去400年更加频繁且不稳定 。因为人类对全球环境造成的破坏,导致极端天气的出现 。澳大利亚和亚洲部分地区降雨量降低,美洲西部的海水温度升高,洪水、台风、海啸等等是厄尔尼诺现象都是对人类的警告 。科技的发展便捷了人类的生活,但是也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每次的厄尔尼诺现象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建筑破坏,传染性疾病爆发,甚至给有些地区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
专家认为,随着人类对地球环境的破坏,厄尔尼诺现象只会更加频繁,世界也将变得更加残酷 。而这种“死亡高温”不过是厄尔尼诺对人类一个小小的告诫,如果人类还不能重视环境保护,停止对地球的破坏,总有一天会迎来毁灭性的打击 。当然,环境保护是一个长久的课题,需要几代、几十代人类的共同努力!
南北两极地区出现极端高温天气,这一现象反应了哪些问题?首先因为“厄尔尼诺”现象对整个太平洋地区的影响 。来自热带太平洋的暖水溢出推高了全球地表温度,导致气温和湿度升高,导致南美东南部和北美西部发生洪水,印度、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南非出现大面积干旱.始于2015年年中的厄尔尼诺灾难是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灾难,但在一阵热浪之后才结束 。下一个“拉尼娜”现象将导致极端天气频发 。
其次全球变暖的大趋势没有改变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全球平均气温继续上升,大多数陆地地区未来的极端高温事件将在每日和季节时间尺度上增加 。极端低温事件将越来越少,未来高温事件不仅会更频繁,而且持续时间也会更长,而极寒事件只会在冬季偶尔发生 。”北极变暖的速度是全球平均变暖水平的两倍多倍,人们正在研究北极气团变暖和海冰减少对海洋环流和急流的影响,以及它们将如何影响中期天气-北美洲、欧洲和中国等纬度地区 。
再者地球正在经历的全球变暖是由大气中的某些气体引起的,尤其是二氧化碳 。这些气体允许热量以太阳光的形式穿过大气层,但阻止它以较长波长的红外线辐射到太空中 。结果,热量保留在空气、水和土地中 。更多的二氧化碳等于更多的变暖,这是一个简单的等式 。但这并不是那么简单 。一些反馈回路使情况复杂化:一些抑制变暖,另一些加速它 。北极的两个主要反馈回路可能会大大加速变暖 。
【厄尔尼诺高温天气 厄尔尼诺对天气的影响】由于北极地区主要依靠不吸收光的透明冰盖来保持凉爽和寒冷的天气,近年来气候变暖加速了这些冰区的融化,许多原本被冰覆盖的地方逐渐暴露在温暖的气候中“真面目”,而人类也曾目睹过这些区域在过去被永久冻结,阳光、温度、水源,这些尘封了无数年的种子在这些自由的地方繁盛,比起被冰雪覆盖,裸露的表面地球和其他植物生长的地面会吸收数倍于太阳的热量,颜色代表吸收的热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