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洋村有新气象

麻洋村有新气象】本文转自:三明日报
麻洋村有新气象
文章图片
张上满(右一)和包村干部向村民了解再生稻生长情况
麻洋村有新气象
文章图片
麻洋村全新改造的沿街房屋立面
●本报尤溪采访人员站王琨文/图
主街两侧屋面红旗迎风飘扬 , 莲花盛放吸引诸多游客“打卡” , 再生稻田稻浪滚滚 , 农户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 抬头远望 , 群山环绕 , 青翠欲滴……这就是金秋时节的尤溪县西城镇麻洋村 。
麻洋村沿304省道 , 距尤溪县城14公里 , 辖后坑、庄前、四榴等6个自然村 , 全村24个村民小组3013人 , 常住人口近1000人 。 近年来 , 麻洋村坚持党建引领 , 掀起人居环境整治热潮 , 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 绘就了一幅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图景 , 获得省级高级版“绿盈乡村”、三明市“六无”村等荣誉称号 。
强组织人居环境美起来
“夏季遮阳 , 雨天避雨 , 上头还有宣传标语和小红旗 , 美观又实用 , 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啦 。 ”看着家门口全新改造的屋面 , 麻洋村村民庄绍财赞不绝口 。
庄绍财介绍说 , 乡村越来越美 , 归功于一批年轻肯干的领头雁 。 “经过今年换届选举 , 村两委越来越趋于年轻化、高学历 , 6人平均年龄仅37.5岁 , 有5人是大专及以上学历 , 1人中专学历 。 ”连续两届当选麻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游秀铨说 , “市里给我们选派了驻村第一书记 , 镇里也安排了包村干部 , 大家拧成一股绳 , 为麻洋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 ”
拆旱厕、开展“最美庭院”评选、建设议事廊桥、老人活动中心和农民公园等休闲场所、定期组织党员清洁村庄……在驻村干部和村两委的带动下 , 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 村民意识也在转变 , 积极参与廊桥议事 , 打扫自家房前屋后卫生 , 共同维护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 。
张上满是三明市审计局派驻麻洋村的第一书记 , 2021年7月上任以来 , 改善人居环境成了他的主要工作之一 。 “绿色是乡村的主打色 , 我们坚持绿色生态导向 , 积极和上级部门对接 , 累计争取到300多万元资金 , 完善道路、休闲步道、房屋立面等基础设施 , 修缮古民居 , 弘扬文明新风 , 实现村容整洁向生态宜居转变 。 ”张上满说 。
兴产业
村民腰包鼓起来
“莲花每朵3元 , 大莲蓬一个5元 , 干莲子每公斤96元 , 需要零食饮品的请到小卖部购买 , 还可以到莲味小院品尝莲子特色宴……”盛夏时节 , 麻洋村百亩莲子种植基地花开正盛 , 麻洋村民、基地负责人严良相正忙着招呼游客 。
严良相早年在外工作 , 2018年回到家乡盘活闲置田地 , 发展莲子种植 , “莲花经济”不仅让他“鼓”起了腰包 , 还带动了不少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
“周末和节假日过来赏花休闲的游客有300多人 , 去年收获2000公斤干莲子 , 卖了18万元 。 莲子采摘高峰期需要用工 , 雇佣周边村民30多人 , 每人每天的工资在100元左右 。 ”严良相说 , 今年村里争取了100多万元资金 , 帮他修建了莲田休闲木栈道、硬化了往来道路 , 前来赏花的游客越来越多 , 他打算继续盘活周边的闲置荒地 , 尝试发展乡村露营 。
除了乡村旅游业 , 林业、农业也是麻洋村的重要产业 。 麻洋村是国家森林经营重点试点单位 , 近年来 , 麻洋村以深化林改为契机 , 取消分山到户 , 成立民旺林业专业合作社 , 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 , 实行“均权不分山、均利不分林” , 实现村民、村财“双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