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心存侥幸,这种病致死率几乎100%!这些预防误区一定要早知道

别心存侥幸,这种病致死率几乎100%!这些预防误区一定要早知道

文章图片

别心存侥幸,这种病致死率几乎100%!这些预防误区一定要早知道

文章图片

别心存侥幸,这种病致死率几乎100%!这些预防误区一定要早知道

文章图片

别心存侥幸,这种病致死率几乎100%!这些预防误区一定要早知道

文章图片




9月28日是世界狂犬病日
狂犬病 , 可防 , 不可治
对于狂犬病预防误区
我们一定要远离
???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 , 狂犬病依然是病死率最高的人兽共患传染病 。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全球狂犬病控制联盟宣布了“联合抗击狂犬病”计划 , 即到2030年消除狂犬病致人类死亡的现象 。 世界各国纷纷响应 , 并积极推进落实 。



鉴于狂犬病病死率几乎100% , 而规范的暴露后预防几乎100%有效 , 因此科普宣传正确的狂犬病预防知识非常重要 。

7岁男孩不幸感染狂犬病去世

近日有媒体报道 , 一名7岁男孩被邻居家狗抓伤脸和嘴 , 事发后没有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 , 结果不幸感染狂犬病而去世 。 家长悲痛万分、追悔莫及 , 之所以没有及时带孩子接种狂犬病疫苗 , 一方面是伤人的狗看着很正常 , 另一方面考虑到只是抓伤而非咬伤 , 因此觉得晚几天接种疫苗也没事 。



这一事件中暴露了三个常见的狂犬病预防误区 。

误区一:被狗抓伤不会得狂犬病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明确指出 , 以下情况均属于狂犬病暴露 , 都应该尽早进行正确预防处置: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 , 舔舐黏膜、破损皮肤处 , 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组织 , 都属于狂犬病暴露 。

暴露方式不同 , 患狂犬病的概率不一样 。 狂犬病暴露后风险分级分为三个级别 , Ⅰ级暴露指完好的皮肤接触或被舔舐 , 只需清洗暴露部位即可 。 Ⅱ级暴露指裸露的皮肤被轻咬 , 或者无明显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 , 属于低风险暴露 , 此类暴露虽然发病几率不高 , 但并不是零概率的无风险暴露 , 遇到类似情况应认真处理伤口和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 。


日常生活中 , 我们该如何区别Ⅰ级暴露和Ⅱ级暴露呢?一般来说 , 抓咬伤当时可用酒精轻拭皮肤的抓咬处 , 如果有痛感 , 说明皮肤出现破损 , 属于Ⅱ级暴露;没有痛感 , 只感觉皮肤凉凉的 , 那么皮肤破损的可能性不大 , 属于Ⅰ级暴露 。 需要注意的是 , 该方法仅限于受伤当时使用 。 如果自己不能准确判断 , 应到医疗机构进行处置 。

Ⅲ级暴露是高风险暴露 , 指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破损皮肤被舔舐;黏膜、开放性伤口被污染;或者直接接触于蝙蝠 。 高风险暴露不但需要进行伤口处置与疫苗接种 , 还要根据既往是否注射过狂犬病疫苗的免疫史决定是否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 。

另外 , 确认为Ⅱ级暴露且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 , 或者Ⅱ级暴露位于头面部且致伤动物不能确定健康时 , 也要按照Ⅲ级暴露处置 。

上述案例中 , 男孩虽然抓伤不厉害 , 但是其受伤部位属于高风险部位范畴 , 所以应尽早按照狂犬病高风险暴露处置 。

误区二:狂犬病疫苗可以晚几天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