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为何难以治愈?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百里挑一#
大家经常会听到某些人说 , 自己有老胃病 。 得了所谓老胃病的人 , 总是用手捂着肚子 , 痛苦不堪 , 吃很多种药 , 但是 , 病情似乎时好时坏 。 于是 , 不免纳闷 , 胃病为何这么难治愈?是选错了药物 , 还是生活方式配合不到位呢?咱们现在来解析 。
慢性胃炎,为何难以治愈?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文章图片
慢性胃炎,为何难以治愈?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有句俗话说 , 10人9胃 , 意思是说 , 很多人都患有胃病 , 而慢性胃炎是最常见的1种胃病 。 慢性胃炎的典型表现是腹痛及腹胀 , 而且 , 空腹时症状较轻 , 吃饭后就开始发作 。 因为腹胀 , 吃几口饭就有饱腹感 。 这样 , 就会形成食欲减退 , 不仅吃得少 , 还会因为进食冷、硬、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而加重不适 , 因此 , 就觉得找不到适合自己吃的东西 。 此外 , 慢性胃炎患者还会出现便秘或腹泻、反酸、嗳气、烧心等症状 。 进食减少 , 就会出现疲乏无力、神情倦怠、失眠多梦、贫血等表现 。
慢性胃炎,为何难以治愈?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文章图片
腹痛虽然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表现 , 但是 , 不能仅凭腹痛就认为自己得的是慢性胃炎 。 慢性胃炎的确诊 , 需要做胃镜检查及活组织检查 。 因为 , 腹痛是多数消化道疾病的共同表现 , 比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息肉、肿瘤等 , 这些疾病的应对策略有着根本区别 。 因此 , 首先要排除对胃镜的恐惧和拒绝情绪 , 尽早做胃镜检查 , 通过客观的检查结果 , 得到确诊 。
慢性胃炎,为何难以治愈?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文章图片
慢性胃炎 , 从本质上讲 , 是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 , 发病原因并不明确 。 目前认为 , 导致慢性胃炎的主要因素有5类 。 第1是急性胃炎持续不愈或反复发作 , 演变成慢性胃炎;第2是刺激性食物和药物 , 比如浓茶、烈酒、咖啡、粗糙或辛辣食物、水杨酸类药物等;饮食不规律、过多吸烟、咀嚼不充分等也是诱发因素;第3是胆汁反流;第4免疫因素;第5类是其他因素 , 包括鼻腔、口腔、咽喉等部位慢性感染 , 心力衰竭等引起胃部淤血 , 胃酸缺乏导致的细菌增殖等 。
慢性胃炎,为何难以治愈?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文章图片
慢性胃炎的过程 , 是胃黏膜损伤与修复的慢性过程 , 从病理学的角度看 , 主要特征是炎症、萎缩、肠化 。 目前 , 学术界的倾向是将慢性胃炎的常见病变分为萎缩性和非萎缩性 , 不再使用过去的浅表性等描述 , 因为 , 涉及深浅之类的划分 , 不能反映胃黏膜腺体的数量变化 。
慢性胃炎,为何难以治愈?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文章图片
慢性胃炎按照病变发生的部位可以分为胃窦为主胃炎、胃体胃炎、全胃炎 。 此外 , 还有少部分是特殊类型的胃炎 , 比如化学性胃炎、淋巴细胞胃炎、肉芽肿胃炎、嗜酸粒细胞性胃炎、胶原性胃炎、放射性胃炎、感染性胃炎等 , 感染性胃炎还可以细分成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因素造成的胃炎 。 通常 , 慢性胃炎病理活检显示固有腺体萎缩 , 就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 还有1种变化是 , 以往应用的所谓异型增生 , 用来表示胃癌的癌前病变 , 近年来 , 则改为上皮内瘤变 , 并划分为低级别和高级别 。 此外 , 慢性胃炎还包括5项组织学变化和4个分级 。 因此 , 慢性胃炎虽然只是1个病名 , 却包含着较为复杂的病理变化 , 在应对策略上 , 也需要根据个体病情来决定 , 不能照搬别人的治老胃病的偏方 , 以免延误病情 。
慢性胃炎,为何难以治愈?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