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对酱油可降低人体胆固醇,小心酱油吃不对会引发肝癌

吃对酱油可降低人体胆固醇,小心酱油吃不对会引发肝癌

酱油是我们身边的调味品,有些人更是没有酱油就吃不下饭 。但近年来,专家却发现,酱油和肝癌有直接的关系 。那么,到底怎么吃酱油才健康呢?和360常识网一起来看看吧 。
【吃对酱油可降低人体胆固醇,小心酱油吃不对会引发肝癌】酱油是中国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味调味品,中国人在很久之前就发现了酿造酱油的秘密 。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西汉,酱油已经有了广泛的运用和生产基础 。然而近些年,专家却发现,酱油和肝癌有直接的关系,肝癌病发率与酱油食用量呈正比 。
酱油的主要原料是大豆及其制品,它们因富含硒等矿物质而有防癌的效果 。但值得注重的是,酱油在生产、贮存、运输、销售的过程中,常因卫生条件不良而受污染,甚至带有引发肠道传染病的致病菌,散装酱油的问题会更明显 。
通过实验表明,伤寒杆菌可以在酱油中存活两天,嗜盐菌可以在酱油中长期生存 。在混浊、有沉淀、有杂质的酱油中,细菌数会高于标准百倍以上,这样的酱油假如不加热消毒就直接食用,就有可能致病 。
另外,研究人员还从酱油中发现过致癌物质 。在酱油在发酵的过程中,蛋白质腐败分解,产生大量的胺类物质,在亚硝酸存在的情况下,会合成致癌性的亚硝胺,而一些生产工艺差的厂家所生产的酱油极易受到霉菌的污染 。
因此想要健康吃酱油,首先在它的选择上就绝不能马虎 。
选好酱油有3指标
指标1:看是“佐餐”还是“烹调”
按照酱油的国家标准——GB/TI8I86-2000《酿造酱油》中规定:成品酱油的标签上,必须标注“佐餐酱油”或“烹饪酱油” 。
佐餐酱油:可以直接生吃,比如蘸食、凉拌等 。所以它的卫生质量要求很高 。即使生吃,也不会危害健康 。
烹调酱油:适合烹调菜肴(如做红烧肉)加热后再食用(等于消毒),故其卫生指标要求低一些 。
指标2:看是“酿造”还是“配制”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所有酱油产品,都会在包装上注明是酿造酱油还是配置酱油 。这两种酱油可是天差地别的:
酿造酱油:是用大豆加工副产品为原料经发酵制成,有国家标准(GB18186-2000)的严格规定 。
配制酱油:1、一种是用“水解蛋白液”(即一种叫“氨基酸液”的)调制成 。假如加工技术不好,水解蛋白过程中还会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物质 。
指标3:看“氨基酸态氮”的指标
首先看酱油瓶身“配料表”中的“氨基酸态氮”的指标!酱油好坏(营养和质量)主要就取决于这项指标了 。
一般来说,“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则酱油品质越高,鲜味也就会越浓 。根据这个指标,酱油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
合格酱油:“氨基酸态氮”含量不得低于0.4克/100毫升;
特级酱油:“氨基酸态氮”含量能达到0.8克/100毫升之高 。
主要功效
1. 烹调食品时加入一定量的酱油,可增加食物的香味,并可使其色泽更加好看,从而增进食欲
2. 酱油的主要原料是大豆,大豆及其制品因富含硒等矿物质而有防癌的效果
3. 酱油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降低人体胆固醇,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并能减少自由基对人体的损害
防癌功效 酱油是以大豆、小麦或麸皮等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等程序酿制而成的,具有特别色、香、味的液体调味品 。
曾经有人报道日本人胃癌发病率低是因为日本人爱吃酱油的缘故 。后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报告就肯定了这一说法 。科研人员给老鼠喂致癌物亚硝酸盐,同时又喂酱油,结果发现酱油吃得越多的老鼠,患胃癌的概率越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