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丨儿保三年未发现孩子颅缝早闭?私立诊所不能徒有表面“高端”

专业技术过硬才是医疗服务的本质
为人父母 , 遇到患病的孩子最糟心 , 恨不能生病的人换成自己 。 对广州陈女士而言 , 让她忧心的 , 不仅是女儿的病情 , 还有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的遗憾 。 据报道 , 女儿出生后 , 尽管收费远超公立医院 , 陈女士一家仍然选择私立诊所卓正医疗进行儿保 , 目的是给孩子最好的一切 , “我看他们的医生简历觉得非常专业 , 所以非常信任他们机构的水平 。 ”
快评丨儿保三年未发现孩子颅缝早闭?私立诊所不能徒有表面“高端”
文章图片
↑孩子手术前 , 头型呈“舟状” 。 图据澎湃新闻谁能想到 , “最好”初衷变成目前糟糕的境遇 。 其实 , 病情的苗头早已摆在“头上” , 该私立诊所却没有发现早就存在的病症 。 陈女士称 , 在孩子出生一个多月时 , 家人就发现她头型偏长 , 当时进行儿保时 , 医生表示“长大就好了” 。 孩子一周岁儿保时 , 陈女士再次提出该问题 , 医生对此称“上小学就好了” 。 为听取不同医生的意见 , 陈女士一家曾预约过多位不同的卓正医生 , 但医生们均称头型是“正常的” , 而没有进一步检查 。
直到三岁七个月 , 改去公立医院检查 , 被确诊为“颅缝早闭”“矢状缝早闭” 。 更让人心痛的是 , 医生称颅缝早闭影响大脑发育 , 对孩子的智力已经产生了不可逆影响 。 “医生说如果三四个月时发现 , 进行微创手术就可以了 , 但现在只能进行颅骨重建手术 。 ”
而这家私立诊所的收费并不低 , 据报道 , 在卓正医疗预约平台上 , 儿童保健费用首诊高达900元 , 复诊725元 。 陈女士也称 , 儿保费用每次均在700元左右 , 远超公立医院 。 谁能想到 , “高收费”背后 , 竟然出现了这样的失误 。 据家属自述 , 卓正医疗已当场承认医生的失误 , 对于和解方案 , 双方仍未达成一致 。
可谁都明白 , 即便对方给予赔偿 , 也换不回孩子的最佳治疗时间和家庭的遗憾 。 让人不禁追问 , 原本微创手术就能解决的问题为何被拖成“大患”?
在相关新闻下方 , 有网友建议:“儿童保健还是去正规医院 , 别信那些私立医院” , 这或许道出了矛盾关键 。 实际上 , 一些家长之所以选择私立医疗机构 , 并非彰显身份的炫富 , 而是冲着“有温度”的服务 。
说起孩子看病难 , 不少父母都叫苦不迭 。 优质的公立医院往往“爆满” , 专家挂号难上加难 。 孩子在医院“干等” , 还要面临交叉感染的风险 , 好不容易挂上号 , 可能还要面临“挂号2小时、面诊2分钟、检查2小时、再次面诊2分钟”的尴尬 。 因此 , 部分经济条件允许的家庭 , 才将目光转向私立医疗机构 。
其实 , 医疗资源实现市场化流动 , 借助民营资本的力量 , 提升就医体验和效率 , 纾解家庭就医焦虑 , 不失为一剂良药 。 在实施三孩生育政策的背景下 , 让孩子没有看病难 , 也是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为家长排忧解难的重要一环 。
快评丨儿保三年未发现孩子颅缝早闭?私立诊所不能徒有表面“高端”】我们固然不能因为一个病例、一起个案 , 打翻一船私立医疗机构 , 却也必须看到共性和隐患 。 一些私立医疗机构投入不菲、环境优美 , 但不能搞成徒有其表 , 扛着优质便捷服务的大旗 , 割着医疗需求的韭菜 。 如果徒有营销手段和概念包装 , 缺了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医者仁心的内核 , 表面再“高端” , 也只能被消费者用脚投票出局 。 这也给更多私立医疗机构提了个醒 , 专业技术过硬才是医疗服务的本质 。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