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视口腔是疾病防治中的认识短板,快来了解下

对于很多同胞来说 , 一生中 , 或许从来没有 , 也不打算踏入口腔科 。 普通群众中流传着牙痛不是病的说法 , 在人们的观念里 , 口腔科就是街头摆摊镶牙的匠人们搬进了医院 , 虽然穿起了白大褂 , 却还是靠钳子、凿子、电钻之类挣人工费的 , 收费挺贵 , 但也就是升级版的修牙匠呗 。 那么 , 真实的口腔科到底有多么重要?咱们一起到口腔研究的前沿去了解一下吧 。
忽视口腔是疾病防治中的认识短板,快来了解下
文章图片
为了给大家点印象 , 咱们先举个例子 。 幽门螺杆菌 , 这个都不陌生吧 。 许多人已经知道 , 这幽门螺杆菌和许多胃肠道疾病 , 甚至胃癌都有牵涉 。 但是 , 治起来挺麻烦 , 很容易产生耐药 。 有人曾提倡分餐制 , 以避免交叉感染 , 其实 , 科学家已经证实 , 交叉感染的重要因素不是饮食 , 而是密切接触 。 在2014年的时候 , 就有学者经研究后得出结论 , 1次持续10秒的亲吻会造成大约8000万口腔细菌的迁徙 。 别一提亲吻就想到热恋的对象 , 想想生活中的场景 , 祖孙情是怎么表达的?不只是亲 , 有些老人的习惯是把食物先放在自己嘴里嚼嚼再喂给自己的爱孙 , 这会有什么结果?往下看 。
忽视口腔是疾病防治中的认识短板,快来了解下
文章图片
咱们人类身体中 , 有数不清的细胞 , 那里面带着遗传信息 , 构成第一基因组;同时 , 人身上还带着多种微生物 , 这些东西的学名叫人体微生物组 , 也叫第二基因组 , 这2组之间的平衡关系 , 决定着人体的健康或疾病状态 。 自2007年起 , 美国国立卫生院启动了人类微生物组计划 , 目的就是绘制来自人体口腔、鼻腔、生殖道、肠道、皮肤等5处部位的微生物的基因结构 , 以了解微生物菌群变化对健康的影响 。 2015年8月 , 又启动了个体微生物组检测项目 , 并积极进行研究成果的转化 , 希望找到更多更加精确的疾病预警分子标记 。 咱们现在就呈上几个 , 当前已经大量研究后取得的共识 。
忽视口腔是疾病防治中的认识短板,快来了解下
文章图片
有了基因测序技术以后 , 在从牙齿、龈沟、颊舌部、软硬腭等组织表面 , 已发现600多种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微生物 , 这些微生物统称为口腔微生物组 。 在美国与英国联合组建的牙颅颌面研究所 , 有基因组资源最全的数据库 , 共有13个门的691种口腔微生物 , 其中344种已命名 , 112种可培养但未命名 , 还有232种不可培养 。 也就是说 , 当前科学界发现的口腔微生物与健康的关系 , 只是掀开了冰山一角 , 不过 , 就是这些很少的发现也已证实 , 口腔微生物组生态失衡 , 不仅诱发龋病及牙周炎等口腔疾病 , 还与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早产、神经系统疾病等紧密相关 。 牙还与关节及生娃有关 , 是不是第1次听说?
忽视口腔是疾病防治中的认识短板,快来了解下
文章图片
现代医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 是将许多种疾病的机制归结于炎症 。 以口腔而言 , 其中的微生物可经口腔黏膜和牙周袋 , 通过直接播散、血液循环、免疫等途径传播到身体的不同部位 , 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 。 以心血管疾病来说 , 口腔微生物会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定植 , 口腔感染也可以引起全身的系统性免疫反应 。 已进行的测序研究发现 , 动脉粥样硬化伴有牙周病的患者 , 其血管内皮中检测到84种不同细菌类群 , 而仅有轻度牙周病或没有牙周病者 , 只检测到18种细菌类群;研究还发现 , 牙周病的病原菌可通过菌血症和吞噬细胞介导的细菌移位 , 侵入到心血管;牙周病等口腔感染还可使炎症介质升高 , 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 看到这儿 , 是不是感觉 , 要是早去口腔科 , 就不会那么快被送到心血管危重监护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