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妃子的等级 三宫六院体系

关于中国古代妃子等级(皇后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等)
妃子等级(皇后、皇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等) 。中国后妃的体制发始于周 , 形成于秦 , 自汉、唐、宋、元、明、清以降、历代多有增损 , 但大体仍不离周制 。
【中国古代妃子的等级 三宫六院体系】周代的后妃制规定王者立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所谓后 , 在宫闱中其地位如同天子 , 三夫人则如同三公 , 九嫔如同九卿 , 世妇如同大夫、御妻如同士 。后及三夫人乃为天下母仪 , 制定妇礼 。九嫔掌教四德:即妇德、妇言、妇容、归功;世妇主管丧祭礼宾之事 , 御妻则侍奉天子之宴寝 。除此还有女史、女况、典妇等多种名目 , 分掌内闱各种杂事 。后妃们的行动必须按照严格的礼制规定 , 听从祖辈的训戒 , 不得白由行动或随意言笑 。所谓后妃 , “妃”字 , 其本义即指配偶 , 古音即读“配” 。“后”字 , 其原义曾是国主 , 国君 。古代的后王就是指的天子 。后来天子的配偶称为后 , [后汉]班固在“白虎通”《嫁娶》曰:“天子之妃谓之后 。何?后 。君也 。天下尊之 。故谓之后 。”然而这里所谓天下尊之 , 其尊者仍为天子其人 , 而不是后妃其人 。尊后妃的实质 。仍是尊天子 。郑玄注《礼记》曰:“后之言 , 后言 , 在夫之后也” 。因此 , 后地位虽位同天子 , 然而决不可言在天子之先 , 必以天子之命唯听 。充其量 , 后只能辅佐天子 , 所以其地位乃在天于之下是不言自明的 。不仅如此 , 甚至后妃的生死大权也掌握在天子手里 。以天于的快乐为快乐 , 以天子的忧愁为忧愁 。一切惟天于是命 , 这就是后妃生活的本质 。

中国古代妃子的等级 三宫六院体系

文章插图
三宫六院体系
对于皇帝的后妃 , 俗言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的提法 , 其实这只是一种泛泛之谈 , 皇帝后妃的编制历朝历代虽大略近似 , 然而在名目上和数量上并不相同 。
民间所谓的三宫 , 一般是指后妃居住的中宫和东西两宫 , 其实这是明清以后的体制 , 三宫最早乃是指诸侯大人所而之处、而天子后妃所居乃曰六宫 。《礼记》言:‘王后六宫 , 诸侯夫人三宫也 。’《周礼·天宫内宰》言:‘王后帅六宫之人 。’郑玄注六宫曰:‘正寝一 ,  燕寝五 , 合为六宫 。’六宫为皇后居住之所 , 所以往往用六宫代指皇后 , 如同后世用中宫代指皇后一样 。随着封建社会的建立 , 诸侯的消亡 , 三宫的含义有了变化 。汉代就以皇帝、太后、皇后合称为三宫 , 又称太皇大后、太后、皇后为三宫 。唐代穆宗时又将两太后与皇后合称三宫 。六院作六苑 , 皆以后妃所居宫院(苑)代指后妃 。六宫的概念至唐代已非专指皇后 , 而泛指后妃了 。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回眸一笑百媚生 , 六宫粉黛无颜色’ , 李贺《贝宫夫人》中的\‘六宫不语一生困 , 高悬银(片旁)照香山’ , 所言‘六宫’皆指后妃 , 而不是专指皇后 。明以下遂泛称后妃为三宫六院 。
所谓七十二嫔妃 , 不过是泛指皇帝后宫人数的众多 , 实际上皇帝后宫侍妾的数目远比七十二为多 。《管子·小匡》即言:‘九妃六嫔 , 陈妾数千’ 。《礼·昏仪》则言周代后妃制曰:‘古者天子后立六宫 , 三夫人 , 九嫔 , 二十七世妇 , 八十一御妻’ 。可见早在诸侯时期 , 国君的妻妾已甚众了 。秦汉之时秉承周制建立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后妃制 , 以皇帝为中心 , 皇帝之母称皇太后 , 祖母称太皇太后 , 嫡妻称皇后 。由于秦的时代短暂 , 所以完备的后妃体制及其等级划分实际执行于汉代 。汉代的后妃爵列八品:即1.皇后 , 2.夫人 , 3.美人 , 4.良人 , 5.八子 , 6.七子 , 7.长使 , 8.少使 。自汉武帝、汉元帝始 , 后宫三千嫔妃又扩至十四个等级 。即1.昭仪 , 2.婕妤 , 3.(女圣)娥 , 4.容华 , 5.美人 , 6.八子 , 7.充依 , 8.七子 , 9.良人 , 10.长使 , 11.少使 , 12.五官13.顺常 , 14.无涓 , 共和、娱灵、保林等 。东汉时又化繁为简 , 六宫仅有皇后、贵人之称 , 其下只设美人、宫人、采女三等 。
三国魏晋时期后妃制又有所变化 , 自夫人以下魏定爵秩十二等 。魏太祖于王后以下定五等:夫人、昭仪、 婕妤、容华、美人 。文帝时增设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五等 。明帝时又增设淑妃、昭华、修仪(除去了顺成)三等 。晋参照汉魏之制于皇后下设贵嫔、夫人、贵人为三夫人;又设淑妃、淑媛、淑仪、修华、 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为九嫔;还有美人、才人等 , 其位亦在九嫔以下 。
至此周之三夫人、九嫔便有了具体名称 。
中国古代妃子的等级 三宫六院体系

文章插图
清代宫廷后妃制
按祖制规定 , 清朝皇帝的妻妾分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等八级 。
以清代宫廷制度而言 , 宫闱制度的真正确立是在康熙皇帝的时候 , 规定皇后居中宫 , 主内治 , 以下皇贵妃一人 , 贵妃两人 , 妃四人 , 嫔六人 , 分居东西十六宫 , 佐皇后主内治 , 嫔以下还有贵人、常在、答应三级 , 俱无定数 , 随居东西各宫 , 勤修内职 。清代后妃的来源 , 与历代不同之处在於 , 满族实行具有自己特色的「阅选秀女制度」 , 不仅皇帝的后妃要从秀女中挑选 , 被选中的秀女还要为皇子、皇孙栓婚 , 或为近支的宗室亲王、郡王指婚 。能被选入宫的女子 , 又可分两种:由八旗户籍选出的称为「秀女」 , 地位较高 , 可选妃立后;由内务府包衣佐领下选出的则叫宫女 , 地位较低 , 仅供内廷使令 , 但宫女亦有机会晋升为妃嫔 。
挑选秀女 , 三年一届 , 参加闺选秀女的年龄 , 多在十二、三岁以上 , 十七岁以下 , 秀女一旦被选入宫中 , 即为贵人 , 而最大的幸运就是可以被选作妃嫔 。而没有被选入宫中的秀女 , 则可以自由聘娶 。
闲话皇后、皇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
中国古代妃子的等级 三宫六院体系

文章插图
以清雍正帝为例:
【皇后(2位)】
孝敬宪皇后 , 乌喇那拉氏 。满洲正黄旗 , 内大臣费扬古之女 。元配嫡后 。世宗为皇子 , 圣祖册后为嫡福晋 。雍正元年 , 册为皇后 。九年九月己丑崩 。谥孝敬皇后;乾隆、嘉庆累加谥 , 曰孝敬恭和懿顺昭惠庄肃安康佐天翊圣宪皇后 。祔葬泰陵 。子一 , 皇长子弘晖 , 殇 。
孝圣宪皇后 , 钮祜禄氏 。满洲镶黄旗 , 四品典仪凌柱之女 , 生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 , 十三岁入胤禛贝勒府 , 号格格 。嗣帝乾隆帝生母 。康熙时为藩邸格格 。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生弘历 。雍正元年封熹妃;八年晋熹贵妃;九年 , 孝敬皇后崩后 , 摄六宫事 。雍正十三年九月 , 弘历即位 , 尊为(圣母)皇太后 , 上徽号曰崇庆皇太后 。国有庆 , 屡加上 , 曰崇庆慈宣康惠敦和裕寿纯禧恭懿安祺宁豫皇太后 。四十二年丁酉正月二十三日 , 崩于圆明园之长春仙馆 , 年八十六 。葬泰陵东北 , 曰泰东陵 。既葬 , 上谥;嘉庆中 , 再加谥 , 曰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 。子一 , 皇四子弘历 , 即乾隆帝 。
【皇贵妃(2位)】
敦肃皇贵妃 , 年氏 , 康熙四十八年左右 , 圣祖指配年遐龄幼女为雍藩侧妃 。汉军镶黄旗 , 湖北巡抚年遐龄之女 , 原授一等公、抚远大将军、川陕总督年羹尧之妹 。康熙时为藩邸侧福晋 。雍正元年封贵妃 。三年十一月 , 病重 , 晋皇贵妃;二十三日薨 。谥曰敦肃皇贵妃 。祔葬泰陵 。子三 , 福宜、福惠、福沛 , 皆殇;女一 , 皇四女 , 亦殇 。
纯悫皇贵妃 , 耿氏 。管领耿德金之女 , 康熙年间事世宗潜邸 , 为格格 。雍正元年封裕嫔;晋裕妃 。乾隆初 , 晋尊皇考裕贵妃时;晋尊皇考裕皇贵妃 。乾隆四十九年 , 薨 , 年九十六 。谥曰纯悫皇贵妃 。葬泰陵妃园寝 , 位诸妃上 。子一 , 皇五子弘昼 。
【妃(3位)】
齐妃 , 李氏 。知府李文熚之女 。康熙时为藩邸侧福晋 。雍正元年封齐妃 。乾隆二年丁巳四月初七日薨 。
葬泰陵妃园寝 。子三 , 弘盼、皇次子弘昀 , 殇;皇三子弘时 。女一 , 皇次女 , 即和硕怀恪公主 , 嫁星德 。
谦妃 , 刘氏 。管领之刘满女 。康熙五十三年生雍正七年入宫 , 初为刘答应 , 雍正八年晋为刘贵人 , 雍正十一年六月十一日亥时生皇六子圆明园阿哥弘曕 , 封谦嫔 。乾隆二年九月晋尊皇考谦妃 。三十二年丁亥五月二十一日薨 , 年五十四 。子一 , 皇六子弘曕 。葬泰陵妃园寝 。
宁妃 , 武氏 。知州武柱国之女 , 雍正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卒 , 追封宁妃 , 葬泰陵妃园寝 。
嫔(1位)
懋嫔 , 宋氏 。主事金柱之女 。康熙时为藩邸格格 。雍正元年封懋嫔 。八年薨 。女二 , 皇长女、皇三女 , 皆殇 。葬泰陵妃园寝 。
【贵人】
郭贵人 。雍正初年封常在 , 七年晋贵人 。乾隆五十一年正月卒 。葬泰陵妃园寝 。
李贵人 , 李氏 。雍正七年封贵人 。乾隆二十五年四月二十八日卒 。葬泰陵妃园寝 。
安贵人 。雍正时为贵人 。卒于乾隆十四年四月到十五年底间 。葬泰陵妃园寝 。
海贵人 。 , 雍正三年为常在 , 十三年九月底晋贵人 。乾隆二十六年十二月卒 。葬泰陵妃园寝 。
张贵人 。初为常在 。十三年四月晋贵人;二十一日卒 。很可能是雍正帝最后一位亲自进封的贵人 。葬泰陵妃园寝 。
老贵人 , 葬清东陵附近之苏麻喇姑园寝 。一说是雍正帝贵人 , 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