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细胞能被饿死,究竟是不是真的?不妨了解下

没有什么比健康更加的重要 。
魏延政被称为天才 , 从新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职工学校脱颖而出 , 考入了北京大学 。 在北京大学念完本科后 , 他又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分别念了计算机硕士和博士 。 在学成归国后 , 加入了世界500强企业 , 没过多久就跻身管理层 。
当时的他还非常年轻 , 人生跟“开了挂”一般 , 不论是事业还是家庭都一帆风顺 。 然而 , 一切的美好都在他36岁那年被打破了 。 一、脚上长“鸡眼” , 确诊透明细胞肉瘤
2011年 , 魏延政参加完会议后感觉右脚的无名趾异常疼痛 , 脱下鞋子来一看发现脚趾处长了一个小疙瘩 。 开始时他并没有当回事 , 只当疼痛感是穿鞋挤压到了小疙瘩所致 , 不穿鞋了即可缓解 。
然而 , 那一夜魏延政脚上的疼痛就没有停过 , 他一夜辗转反侧无法入睡 。 第二天不得已将原有的工作延后 , 来到医院就诊 。 来到医院时 , 魏延政的心情非常轻松 , 不认为脚上的这个小疙瘩是什么大问题 。 但是医生在看了魏延政的脚后 , 脸色却非常凝重 , 告知他这很可能是透明细胞肉瘤 。
经过后续的检查 , 魏延政被确诊为透明细胞肉瘤 , 并且已经发展到了晚期 , 医生称最多只有几个月时间了 。
医生的话犹如晴天霹雳 , 魏延政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然和癌症画上了等号 。 不过是脚上长了个小疙瘩 , 竟然是晚期癌症?在这之前身体没有任何的不适感 , 这也太突然了!在确诊时 , 魏延政刚步入婚姻的殿堂半年 , 和妻子做好准备为人父母 ,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 , 自己竟然倒下了 。
癌细胞能被饿死,究竟是不是真的?不妨了解下
文章图片
二、罕见癌症化疗无效 , 决定饿死癌细胞
身为高知分子的魏延政在最初的震惊后 , 很快调整自己直面病情 。 他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 , 得知透明细胞肉瘤是个恶性程度极高的癌症 , 患上该病后和死亡的距离一下子就被拉近了 。
但是他不愿坐以待毙 , 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 先后进行了多次化疗、手术 , 甚至进行了截肢手术 。 然而病情并没有因此而停下发展的脚步 , 魏延政身上的癌细胞还在持续地扩散、繁殖 。
偶然的一次机会下 , 魏延政在网络上翻阅到一篇文章称高脂肪、低碳水的生酮饮食模式 , 可让体内产生大量酮体 , 让身体被动进入饥饿模式 , 依靠分解脂肪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 当体内脂肪消耗完毕后 , 癌细胞再无能量可摄入 , 自然而然也就被饿死了 。
看完文章后 , 魏延政开始实施生酮饮食 , 日常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 企图“饿”死癌细胞 。 在坚持了一段时间后 , 癌细胞并没有因此而被打败 , 相反他的身体由于长期无法摄入足够的营养元素而变得瘦骨嶙峋 。 并且在生命后期他还出现了无法呼吸、喘气困难、胸腔堆满积液等症状 , 整个人变得奄奄一息 。
抗癌5年后 , 魏延政于2016年8月8日遗憾离世 。
癌细胞能被饿死,究竟是不是真的?不妨了解下
文章图片
三、癌细胞能被饿死 , 究竟是不是真的?
《Nature》杂志日前发表了一项研究 , 研究指出限制身体热量的摄入可显著改善体内脂质平衡 , 让体内脂肪酸代谢模式重塑 , 以此来达到“饿”死癌细胞的目的 。
研究人员在罹患皮下肿瘤的小鼠身上进行了实验 , 将小鼠分成两种不同的饮食模式 , 一组采用限制热量的饮食模式 , 总热量相较于正常减少了40%;另外一组则是以90%脂肪、9%蛋白质以及1%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模式 , 也就是生酮饮食 。
结果发现 , 两组小鼠在限制热量的饮食模式后 , 癌症发展的速度明显延缓了 。 在非小细胞肺癌小鼠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 , 至此研究认为认为限制热量可起到“饿”死癌细胞的目的 。 但是研究并没有特别指出生酮饮食的“过人之处” 。 也就是说 , 提倡生酮饮食可抗癌的说法不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