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籍贯,“籍贯”的定义是什么?与“祖籍”如何区分?

籍贯和祖籍,是中国有着几千年,传统的人口居住地管理制,户籍是新中国的产物什么叫籍贯 。籍贯是指三代以内(爷爷、爸爸、孙子)的长期居住地,以爷爷的居住地为准 。祖籍顾名思义,就是指爷爷以上祖辈的居住地,严格来讲爷爷以内称籍贯,爷爷以上才够资格称之为祖籍 。现在有点乱七八糟,很多自媒体把父辈居住地也称之为祖籍,是很不严谨的 。
中国传统的户籍政策,(包括现在实行的户口管理制),子女都是以父系为籍,也就是说:爷爷父亲的户籍在哪里,子女不管你生活在哪里,你的籍贯就是同以父亲和爷爷的户口所在地 。
母系是随夫的,丈夫是哪里人,妻子就是哪里人 。中国人常说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就是这个道理 。在香港、台湾地区,它们还延续中国以前的传统户籍管理制,所以我们会经常看到,某某女士,在她的名字前面,冠有丈夫的姓,比如叶刘淑怡,丈夫姓叶,她本姓刘,把丈夫的姓冠名在前 。所以香港台湾地区,他们的籍贯都是写爷爷和父亲的户籍所在地 。比如董建华,他的子女的籍贯都是写浙江 。当然现在时代变了,很多结了婚都在女方户籍所在地生活,子女也上了母亲这边的户口 。虽然生活形式变了,但传统的观念和文化是不会变,不管子女的户口在哪里,他们的籍贯还是在父亲的户口所在地 。
人们常把“籍贯”挂在嘴边,而所谓的籍贯就是我们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 。

什么叫籍贯,“籍贯”的定义是什么?与“祖籍”如何区分?

文章插图
“籍”,门籍也 。汉书《元帝纪》初元五年:“令从官给事宫司马中者,得为大父母父母兄弟通籍 。”注:“籍者,为二尺竹牒,记其年纪名字物色,县之宫门,案省相应,乃得入也 。”其实“籍”在古代,就是“户政部门”的一种登记造册制度 。《史记》.《项羽纪》有:“籍吏民,封府库 。”之据 。
什么叫籍贯,“籍贯”的定义是什么?与“祖籍”如何区分?

文章插图
“贯”,原籍也 。世代居住之处 。随书《食货志》载:“其无贯之人,不乐州县编户者,谓之浮浪人 。”之说 。唐.白居易《长庆集》三.〈新丰折臂翁〉诗曰:“翁云贯属新丰县,生逢圣代无征战 。”叙 。
什么叫籍贯,“籍贯”的定义是什么?与“祖籍”如何区分?

文章插图
“籍贯”,就是祖居或出生地 。籍,为祖先户籍;贯,系乡贯,如言某省某县某乡人 。魏书《食货志》诏:“自昔以来,诸州户口,籍贯不实,包藏隐漏,废公罔私,富强者并兼有余,贫弱者户口不足 。”由此描述了当时“户政统计”的繁乱不实 。明.张居正《张文忠集》三.〈进职官书屏疏〉载:“谨属吏部尚书张瀚、兵部尚书谭纶,备查两京在外文武职官,府部以下知府以上各姓名、籍贯、出身资格,造为玉屏一座……以便朝夕省览 。”
由此看来,古代各职场之武官员实名“登记造册”时,也是少不了填报“籍贯”这一项的 。
祖籍地是一个家族族群认定的某一时期的某一位祖先的出生地或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 。一些已经离开了祖先的出生地或已经离开了家乡的人,他们的后代,仍然追溯祖先的出生地或祖先的家乡(即祖籍)来作为自己籍贯 。原籍指的是某人迁徙到某地前的某人原来的籍贯 。
户籍地并不一定是这个人的祖籍地或籍贯地
籍贯一般从父,个别从母系的;从祖籍,祖籍是指祖辈的长久居住地,按地域划分 。
参照公安部公通字[1995]91号文件,公民的籍贯应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户口所在地);祖父去世的,填写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户口的,填写祖父应落常住户口的的地方;公民登记籍贯后,祖父又迁移户口的,该公民的籍贯不再随之更改 。
【什么叫籍贯,“籍贯”的定义是什么?与“祖籍”如何区分?】举个例子,张三此前户口在四川,出生地是湖北,祖籍(曾祖父辈及以上)是湖南,如今户口从四川迁到了北京 。他的籍贯准确说是湖南 。经常使用的 XXX 人,其中的 XXX 指的就是某人的籍贯,而不是户籍地,比如“湖南人”,指的就是某人的籍贯地是湖南,是湖南的人,而不是说某人的户籍地是湖南 。
填写籍贯时,具体到县(市)即可,不需要更细化省/自治区/直辖市 + 区/县。如重庆市黔江区正阳街道200号只需填写为:重庆黔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