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直播间里 , 网红主播董宇辉一句——“谷贱伤农” , 带火了6块钱一根的鲜食玉米 。 网友们在热议 , 卖一根玉米 , 农民到底能挣多少钱?
玉米 , 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 进入中国 , 已经超过500年 。 在房山区窦店镇下坡店村的玉米地里 , 73岁的刘旺和老伴儿、儿子、儿媳一起 , 正在打理着70亩鲜食玉米 。
从老玉米到鲜食玉米 , 刘旺跟玉米打了大半辈子交道 , 他知道 , 一根玉米能给一个农户带来什么 。
文章图片
刘旺手里的鲜食玉米 , 跟他年轻时种的大田玉米 , 区别很大
以前老玉米 , 掺着精粮吃
一场难得的大雨 , 在上周三 , 给燥热的北京城 , 降了降温 。 地处西南郊的下坡店村 , 被一片雨雾笼罩着 。 这里离大石河只有1.5公里 , 是传统的农业村 , 主要产业就是种植业 , 盛产小麦和玉米 。
刘旺家的玉米地在海东源生态农场里 , 海东源取自他儿子的名字刘海东 。 雨一直淅淅沥沥地下着 , 父子俩坐在农场里的雨棚下 , 不说话 , 就那么静静地看着远处绿油油的青纱帐 。 看着长势喜人的玉米 , 俩人脸上都透着淡淡的微笑 。
文章图片
左起分别为刘海东 , 于国兰 , 刘旺
从刘旺有记忆开始 , 他家的农田里就一直有玉米 。 这种原产美洲的粮食作物 , 在16世纪上半叶 , 传入中国 。 之后就迅速在大江南北普及开 , 成为人们的重要主食之一 。
按照京郊农村的传统 , 在刘旺年轻的时候 , 家里的地 , 每年都是一茬小麦、一茬玉米轮着种 , 再零星种点白薯和蔬菜 。 “那时候是老玉米 , 就是大田玉米 , 比现在这种棒子大 , 黄粒的 。 ”刘旺记得 , 以前种的大田玉米 , 耐旱好活 , 浇水不用太勤 。 有的时候年景好 , 雨水多 , 甚至一次水也不用浇 。
大田玉米嫩的时候 , 刘旺家里也会掰几根煮着吃 , 但是没什么味道 , 并不好吃 。 绝大部分大田玉米 , 都是等成熟以后 , 收割、晒干、脱粒 。 刘旺家里每年种的粮食 , “交完公粮 , 剩下的 , 刚好够吃” 。
他年轻时当过村里的农机手 , 一个月有40块钱工资 。 但餐桌上 , 还是跟村里其他人家一样 , 缺乏精粮 。 老玉米的籽粒磨成面 , 熬点粥 , 做点窝窝头 , 能填饱肚子 , 但依然不好吃 。 巧手的农妇 , 想出了很多的花样 , 粗粮细做 。
刘旺从小就爱吃一种板儿条面 , 以前是妈妈做 , 后来成了家 , 就是媳妇做 。 “他就爱吃那个板儿条 。 ”刘旺的老伴 , 70岁的于国兰 , 凑过来 , 一边比划一边说 , “就是用玉米面和白面掺在一起 , 擀成皮 , 再切成条 , 像面条一样 , 用水煮 , 再浇点卤 , 拌着吃 。 ”
“对 , 那个好吃 。 ”刘旺咯咯乐了 , 他说 , 除了玉米面掺白面 , 还有白薯面掺白面 , 都能做成板儿条面 。
刘海东听见聊起了板儿条面 , 也接上了话头 , “嘿 , 现在可不好找了 , 前一阵还有人问呢 , 就想吃那个白薯面掺白面的 。 ”
文章图片
鲜食玉米 , 剥了皮直接啃
49岁的刘海东 , 小时候没吃过什么苦 , 但也品尝了很多玉米面 。 跟很多同龄人一样 , 他还是爱吃精粮 , 对玉米面没有特别的兴趣 。
作为家中长子 , 他早早就担起了家庭重任 。 从房山区的职业学校毕业后 , 刘海东进了北京城 , 到一家建筑公司上班 。 虽然进了城 , 但不用刘旺提醒 , 刘海东也知道要多想着家里 。 2003年结婚后 , 他就辞了职 , 回家陪老人 。 “主要是我奶那时候身体不好 , 我跟着我爸 , 照顾我奶 。 ”
- 买房一定不能选的2个楼层,多亏售房小姐告诉我,难怪经常降价卖
- 总是吃饭二两酒,饭后一根烟,对身体会怎样?很多人搞不清楚状况
- 玉米是世界公认的黄金作物,也是我们常吃的主食之一
- 玉米和此物一起吃,就是没病找病,但很多人都喜欢这样吃
- 专家提醒:吃玉米时应注意嚼烂,以助消化
- 白头发拔一根长十根是真的吗?,看看吧
- 鸡翅包饭的制作方法,吃起来比卖的还好吃,赶紧试一试吧
- 网语角丨“雪糕刺客”何时休?那年五分钱一根的冰棒,我吃得津津有味
- 在家点外卖要注意什么?
- 海鲜茄子煲食材:茄子一根、虾仁150克、鱿鱼150克、鱿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