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50多岁女子刷剧到深夜,身体麻木仍继续,送医后,医生连称太晚了

本文转自: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宋黎胜采访人员吴朝香
50多岁的金女士(化名)前几天晚上刷剧时一侧身体出现麻木仍继续 , 结果几小时后送到医院被诊断为脑中风(脑梗死) , 医生不无遗憾地说 , 送医太晚了点 。
一般人认为 , 冬天是中风高发季 , 其实 , 夏天也绝不可掉以轻心 。 据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统计 , 一个月来已接诊近200名中风病人 。
深夜刷剧 , 一侧身体麻木仍继续
金女士不久前退休 , 爱刷剧的她常沉浸其中至深夜 。 这天晚上 , 她又熬夜看剧 。 近11点 , 金女士忽然感觉自己右边身子一阵麻木 , 此时剧情正扣人心弦 , 再者她以前有颈椎病病史 , 经常手麻 , 以为老毛病又发 , 就没当回事 , 继续至次日凌晨一点 。 刷完剧太疲劳 , 她倒头就睡了 。
浙江50多岁女子刷剧到深夜,身体麻木仍继续,送医后,医生连称太晚了】早上5点多 , 金女士醒来想上厕所 , 右边身体已不听使唤 , 这才意识到大事不妙 。 家人赶紧将她送到当地医院 , 明确为脑中风(脑梗死) , 但医生认为发病时间很长(已超7小时) , 错失过最佳溶栓时间 , 建议转省城大医院 。 家人将金女士转到了浙江省人民医院 。
“我妈还能治吗?”该院神经内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张圣一到诊室 , 金女士的家人就急切地询问 。 张圣了解来龙去脉 , 安抚患者家属后 , 立刻启动醒后卒中(中风)的急诊溶栓评估流程 。
根据患者病史了解到 , 金女士患高血圧好几年 , 平时基本能按时服药 。 天热了 , 她觉得自己的血压似乎低了很多 , 甚至已近正常血压 , 服药就不太“认真” 。
神经内科卒中小组很快完成了详尽的评估 , 结果显示 , 金女士的一些脑组织虽已发生了梗死 , 但仍然有大量缺血组织有待挽救 。 张圣医生告诉患者家人 , 将最大程度控制病情继续进展 。 获得家属同意后 , 医生很快为患者进行了静脉溶栓 。 经过一周的系统治疗 , 目前患者病情稳定 , 出院后将继续进行康复治疗 。
浙江50多岁女子刷剧到深夜,身体麻木仍继续,送医后,医生连称太晚了
文章图片
张圣在门诊
夏天防中风 , 要做好这些
该院神经内科主任耿昱介绍 , 夏天 , 为了散热 , 人皮肤血管就会扩张 , 皮下血液循环所需的血液量随之增加 。 而另一方面 , 夏天大量出汗 , 体液消耗严重 , 如果没及时补水或补水不足 , 血液会浓缩 。 一增一缩 , 导致血容量降低 , 血流变慢 , 加之有的患者熬夜看电视、玩手机疲劳 , 受凉(在较低温度环境 , 如空调)血管收缩等危险因素叠加 , 就容易形成血栓 , 发生中风 。
“已到盛夏酷暑 , 防中风 , 首先要补水 , 尤其是大量出汗及时适度地喝水;其次 , 室内温度不宜骤升骤降 , 温度的突然变化可使血管出现收缩及舒张 , 使血压发生变化;再者患者要按时服药 , 避免情绪大幅波动;此外 , 要注意休息 , 避免熬夜劳累及猛吃畅饮等 。 ”
耿昱主任表示 , 脑中风急救关键就是“快” , 像脑梗死 , 要尽早开通阻塞的血管 , 一般来说 , 4.5小时内是溶栓的黄金时间 。 但对于发病时间不明或超时间窗的患者来说 , 家属也不要轻言放弃 。 浙江省人民医院临床经验表明 , 通过评估仍有不少患者可获得静脉溶栓机会 , 还有患者可接受取栓治疗 。
“如出现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楚或理解困难;突然眼前出现发黑 , 数秒或数十秒内恢复即所谓的一过性黑蒙 , 单眼或双眼视物不清;突然发生短暂性头晕、眩晕等 , 怀疑脑卒中时家人和朋友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 并将患者就近送往有溶栓和机械取栓条件的医院及时救治 。 ”耿昱主任再次提醒 , 尽早送到有资质的医院进行评估与治疗十分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