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伊川县:勇闯出特色农业新路 助力乡村振兴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河南日报客户端采访人员李宗宽范坤鹏通讯员白书现葛高远
“三清两建”后 , 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如何?产业集聚如何握指成拳?产业生态链联农带农效益咋样?带着对全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关心 , 7月7日下午 , 伊川县政协文化艺术界部分委员走进“三清两建”示范村、富硒产业园、肉牛养殖产业等地 , 全景式“品鉴”伊川特色产业上半年发展状况 , 所到之处 , 伊川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新气象 , 让人耳目一新 。
“三清两建”强基固本
张庄社区位于伊川县城北2公里处 , 属于城郊结合区 , 共有340户1600余人 , 6个居民小组 , 党员35人 。 张庄区位优势明显 , 交通便利 , 但长期以来 , 集体经济没得到有效发展 。 社区面貌差 ,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 党支部号召力凝聚力不强 。
2021年“三清两建”专项治理活动开展以来 , 张庄社区干群一心 , 抢抓历史机遇 , 努力把班子建强 , 把集体资产资源盘活 , 取得了明显工作成效 , 共收回集体土地68宗102亩 , 拆除违建16处4260平方米 , 收回欠交地租7.34万元 , 梳理清查集体固定资产93项502万元 , 集体存款净额62.39万元 。
张庄社区党支部书记蔡玉辉说 , 在张庄村 , “蔡姓”是小姓 , 为什么他能挺起腰杆子 , 带领干群干事创业?这得益于“三清两建”乡村治理专项行动的开展 。
洛阳伊川县:勇闯出特色农业新路 助力乡村振兴
文章图片
“三清两建”乡村治理专项行动即清资产、清“村霸”、清矛盾 , 建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强村民自治组织 , 是洛阳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
去年以来 , 伊川县对恶意侵吞、随意处置村集体资产的 , 收!对不合理的承包合同 , 撤!对私占集体用地建房的 , 拆!让集体资产从“一锅粥”变成了“一本账” 。
蔡玉辉说 , 张庄社区对清收回来的集体土地 , 规划建设一批仓储、苗木花卉、蔬菜大棚种植等项目 , 增加集体收入 , 预计明年集体收入将达60万元 。 在民生实事方面 。 根据群众意愿 , 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 张庄社区先后投入资金628万元 , 全面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 建设供排水管网3746米 , 实现社区全覆盖 , 有效提升了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
“岭上硒薯”成“名特优新”
“岭上西薯富硒甜 , 很多人吃了100年” 。 这句广告词是伊川县委副书记、鸦岭镇党委书记杜志宇 , 从省里来伊川“墩苗”发明的 。 鸦岭是伊川县红薯种植大镇 , 也是百岁老人最多的乡镇 。
7月7日 , 伊川县政协文化艺术界部分委员走进伊川县鸦岭镇 , 在田间地头看秧苗生长、科技护航 , 在富硒农产品博物馆看历史沿革、未来展望……一起感受、见证了“岭上硒薯”的独特魅力 。
洛阳伊川县:勇闯出特色农业新路 助力乡村振兴
文章图片
鸦岭镇副镇长胡嘉琪说 , 近年来 , 伊川县委、县政府依托富硒资源禀赋和种植基础 , 谋划实施了以富硒谷子和富硒红薯为重点的“2+N”富硒产业体系 。
红薯产业作为伊川县主导产业之一 , 近年来 , 该县不断加大红薯产业基地建设、品牌文化、产权保护支持力度 , 红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 品牌价值和市场美誉度不断提升 , 去年种植面积达到7万亩 , 全年产值超过2.8亿元 , 亩均纯收益超过3000元 , 今年4月份 , 被农业农村部纳入“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洛阳伊川县:勇闯出特色农业新路 助力乡村振兴】伊川县政协文史委主任张守藩是个农业专家 , 他告诉我们 , 今年县里将与河南省水投集团合作 , 投资3亿元 , 在鸦岭镇高标准打造1万亩的岭上硒薯数字化农业示范方 , 配套建设红薯博物馆、农业主题公园、科技研发中心等一系列产业融合项目 , 打造红薯产业全产业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