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金溪:厚植生态优势 赋能乡村振兴

本文转自:央广网
央广网金溪7月12日消息(采访人员胡斐通讯员吴靖成)盛夏时节 , 走进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山区乡镇——何源镇 , 不论是身处宜居宜游的集镇 , 还是在山明水秀的乡村 , 一股股整洁美丽、清新怡人、文明祥和的气息扑面而来 , 处处散发出生态、富庶山区的蓬勃生机 , 让人瞬间抛却都市的喧嚣和烦恼 , 饱览美景 , 亲近自然 , 身心放松 , 惬意舒畅 。
江西金溪:厚植生态优势 赋能乡村振兴
文章图片
何源镇峡山村的千年银杏树 , 满树尽披“金装”(央广网发邓兴东摄)
人不负青山 , 青山定不负人
何源镇地处金溪县东部 , 生态良好 , 全镇森林覆盖率达73.8% , 全县最高峰笔架峰坐落于镇东南郑家村 , 海拔1363.4米 。 全镇盛产毛竹、杉木、石鸡、茶叶、优质稻等 。 历史上何源镇人才辈出 , 有龙虎山第十六代天师张应韶(唐朝中后期) , 南京崇仁卫指挥孔俊卿(明代) , 古文家、诗人、官至左副都御史的江球(清代)等杰出人物 。
近年来 , 何源镇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 , 不断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 完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长效机制 , 严格落实“林长制”“河长制”“湖长制” , 保护好何源14.6万亩林地、三条峡谷水源 。 目前 , 该镇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3000余亩 , 出田率全县第一;实施饮水改造、水库维养、沟渠和机耕道改造项目21个;天然林管护完成情况居全县第一 , 公益林、天保林面积连年递增;镇域范围内有省“3A”级乡村旅游景点(何源村)、江西省省级森林乡村(老郑家村)、江西乡村森林公园(峡山村)以及千年银杏、金溪最高峰笔架峰等优质旅游资源 , 先后获评省级风景名胜区、省旅游避暑目的地、全省卫生乡镇等荣誉称号 。
江西金溪:厚植生态优势 赋能乡村振兴
文章图片
何源镇老郑家村风景如画(央广网发邓兴东摄)
该镇通过整合生态旅游资源 , 增加旅游观光景点 , 大力发展民宿产业 , 留住了乡愁 , 留下了游客 。 2021年以来 , 该镇成功新开发民宿12家 , 老牌南园民宿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 带动效应愈发明显 。 据统计 , 2021年各地到何源镇天门岭、峡山村、老郑家村等生态旅游点打卡的游客超过5万人次 , 南园等周边民宿、饭店接待游客超过8000人次 , 接待人次和营销收入相比2020年全年分别增加了两倍多 。
江西金溪:厚植生态优势 赋能乡村振兴
文章图片
无人机拍摄下的何源镇孔坊村高标准农田(央广网发邓兴东摄)
特色产业赋能 , 乡村振兴“加速跑”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 何源镇除了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外 , 还因地制宜、因村施策 , 发展鳗鱼养殖、水稻制种、稻虾混合种养等特色产业 , 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 带富了一方百姓 。 该镇郑家村引进了金溪融旺水产养殖场 , 投资约2000万元打造了一个占地50亩的鳗鱼养殖基地 。 孔坊村落实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要求 , 有序退出了2400亩白莲种植 , 另外集中流转了1200亩农田 , 引进了福建桂才种子合作社 , 建成了面积达3600亩的优质水稻制种基地 。 彭家村引进了联合服装厂 , 今年新接顺丰120万个编织袋的生产订单 , 实现产销两旺 。 杨蒋村大力发展稻虾混合种养 , 面积达1200亩 。 何源村立足竹资源丰富的优势 , 引进了竹笋加工厂 , 仅此一项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以上 。
2021年 , 何源镇9个村集体经济通过全市第一批验收 , 全部过10万元 。 其中 , 2个村成功创评市级集体经济强村;孔坊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0万元 , 纯收入超5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