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诱惑为何难抵挡

关键字:美食 饮食健康
为何我们无法抵挡美食的诱惑,吃进很多身体根本不需要的食物?科学家们对人类大脑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找出答案 。
在办公室里呆了一整天后,大脑中的血糖浓度直线下降 。这时,你开始困扰:到哪里去找点吃的?或许,你会马上拿起钱包,冲到街上的快餐店里,买上一大包食物 。
等你啃着高油脂含量的汉堡包时,大脑会突然反应过来:我这是在干什么?
这样的情景经常会发生 。虽然这些冲动只是暂时的,但欲望的力量是强大的,能压倒我们对营养的需求 。控制意识行为的大脑能帮助我们作出健康而又正确的判断,决定我们应该吃些什么 。可是,当我们空荡荡的肠胃开始抱怨时,这些来自大脑的正确建议,立马会变得不堪一击 。不幸的是,这种根据肠胃感觉作出的毫无远见的决定,对我们健康的威胁越来越大 。
近年来,关于饮食过量和过度肥胖的研究进展非常迅速 。超重已成为造成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原因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资料显示:2000年,美国跟肥胖有关的死亡病例超过了11万 。美国《健康事务》杂志在2002年发表的一篇报告说,美国每年花费在超重和肥胖病人身上的医疗费用,多达900多亿美元,这相当于美国每年国家健康支出的9.1% 。医师们把“人体脂肪健康指数超过30”,定义为肥胖 。如果一个人的人体脂肪健康指数超过25,就已超重了 。按照这个标准,2003~2004年,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显示,大约有1/3的美国成年人超重,还有1/3属于肥胖 。
多巴胺短缺让你多吃
有过节食经历的人都知道,要戒掉旧的饮食习惯有多难 。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把那些超重的人,都看作是“瘾君子”的一种呢?乍一看,这种对比似乎太过牵强 。毕竟,一个吃得很多的人,只是没能强忍住大量进食的诱惑而已,超重的节食者也并未出现戒毒者一样强烈的生理反应 。但肥胖者的确显示出了一些依赖性的特点,他们似乎是在一股力量的推动下,才去狂吃的,而且,吃得失去了控制 。
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毒品上瘾和狂吃的症状不尽相同 。神经纤维束从中脑运动到一个叫做“伏隔核”的组织,当我们兴奋或是惊讶时,这个组织会分泌出大量不寻常的神经传递素――多巴胺 。如果一只饥饿的狮子发现了一块美味的肉,它的伏隔核就会被多巴胺所淹没 。同样,可卡因和安非他明也会使伏隔核里的多巴胺含量增加至少10倍,传导出阵阵快感 。
该机制也控制着下丘脑,这就是说,它控制着饮食行为 。那些被改变了遗传性的老鼠不再制造多巴胺,正好说明了这种联系的重要性 。就算饿得要死,它们也没有丝毫想吃东西的欲望 。但只要提供了多巴胺,它们的饮食行为又会立刻恢复正常 。
2001年,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吉恩-杰克?王和美国国家滥用药物协会的纳拉沃尔克,确定了多巴胺在饮食行为上的重要作用 。通过使用正电子断层扫描技术,他们测量了超重的自愿者体内多巴胺受体的数量,进而发现这个数字与人体脂肪健康指数相关联 。
人体脂肪健康指数越高,多巴胺受体就越少 。研究人员还断定,严重超重的人在多巴胺上的先天短缺,导致他们以食物的形式不断寻找新的补偿,就像发生在瘾君子身上的情况一样,可卡因上瘾以后,他们也会有类似的报酬机制 。
杏仁核说:“你饿了”
20世纪30年代,在一个针对不同大脑系统的实验中,猿猴成为试验对象 。德国神经科学家海因里希?克吕弗和他的美国同事保罗?c?布西,破坏了猿的杏仁核结构,该结构与激励和情绪反应有关 。他们的发现暗示了这个结构也可能与过分饱胀有关 。2001年,美国杜克大学的凯文?拉巴尔加速了这个方向的研究 。他给9个人类受试者观看一些图片,同时使用核磁共振成像扫描这9个人的杏仁核 。
这些图片包括食物和其他东西,如车或工具等 。受测者的身体都非常健康,只是在试验过程中处于饥饿状态――从试验开始前8个小时,他们就被禁止吃任何食物了 。第一轮测试结束之后,凯文?拉巴尔会提供给他们想要的食物,然后继续进行测试,并将结果放进扫描仪里进行分析 。
通过这种方式,凯文?拉巴尔对饥饿的人和吃饱的人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当饥饿的人看见任何能食用的东西后,大脑内的杏仁核就会开始活动 。在这个人进食之后,这个大脑区域就不再有反应了 。在美国埃默里大学,克林顿?基尔茨和同事,几乎在同一时间对可卡因上瘾者进行了相似实验 。就像pet扫描揭示的那样,杏仁核对那些能使受试者感到兴奋的图片,如排成一条线的白色粉末,也会产生反应 。很明显,杏仁核起着一种报警作用 。不管任何时间,只要它探测到能对这个主体产生重要作用的东西,比如一条大蛇,或者一个诱惑人的三明治,就会立刻报警 。
荷尔蒙不是惟一罪魁
另外一个大脑区域(眶额皮质)也与人类上瘾有关 。位于眼睛上部的眶额皮质似乎是监控我们行为的控制中心 。通常,如果一个人的眶额皮质在事故或者疾病中遭到破坏,将无法控制自己,或多或少会表现出上瘾的迹象 。而且,眶额皮质在瘾君子体内的活跃程度也显然低于健康人 。
美国耶鲁大学的达纳?m?斯莫尔曾在2001年,证明了眶额皮质怎样影响我们对食物的喜恶 。当9个受试者最爱的巧克力在他们的舌尖融化时,她利用pet对这9个人进行了观察 。他们的眶额皮质里的大脑活动增加了,而且增加得比其他地方更多 。然后,研究人员让这9个人一直吃巧克力,直到他们由享受转变成厌恶 。这时,眶额皮质的中心部分会突然关闭,而旁边的一结区域,活动强度都在增加 。
所有这些实验都支持了同一个观点:大脑对与吃相关的处理,和对其他上瘾行为的处理是一样的 。所以,虽然一些肥胖病人可以把他们肥胖的成因,归咎于荷尔蒙分泌的不平衡,但行为控制仍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
通过了解大脑对饥饿和饱胀的控制过程,我们希望能发展出对超重有效的治疗方法 。当然,锻炼和健康的饮食习惯是最好的方法 。但是,神经生物学告诉了我们为什么这条路如此难走:吸毒上瘾和肥胖,就像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
【美食诱惑为何难抵挡】医师们把“人体脂肪健康指数超过30”,定义为肥胖 。如果指数超过25,就已超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