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香的农业“硅谷”——万荣县现代果业发展侧记

飘香的农业“硅谷”——万荣县现代果业发展侧记】本文转自:运城新闻网
采访人员韩维元冯革才
飘香的农业“硅谷”——万荣县现代果业发展侧记
文章图片
网络直播销售万荣“仙桃”
“目前全国桃树种植面积非常大 , 品种非常多 , 要想紧跟市场、引领市场 , 还能卖上好价钱 , 大家就要改变 , 改思维、改品种 , 变技术、变销售 。 ”7月6日 , 在位于万荣县高村乡闫景村的万荣县现代果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科创中心)科技推广示范基地里 ,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桃树专家朱更瑞与果农们围坐在树荫下 , 探讨桃树管理和品种更新问题 。
科创中心可以看作是万荣县现代农业发展体系的“硅谷” 。 通过这个“核心” , 万荣县引进形成适合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品种 , 再通过“全域化布局、高端化示范、片区化开发、融合化发展”的理念 , 将这些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通过新型职业农民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县各个乡村 , 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
新品种“摇钱树”也需要更新换代
“我们目前销售的品种是中油9号蟠桃 , 具有大果、黄肉、高甜、耐储运等特点 , 喜欢的朋友抓紧下单……”连日来 , 在万荣县汉薛镇南景村的百亩“仙桃”示范园里 , 一颗颗成熟的“仙桃”通过网络直播间 , 直接从田间远销到全国各地 。
“6月下旬我们开始通过网络直播进行销售 , 从‘中桃金铭’到‘中油蟠9号’ , 再到10号、11号、17号等 , 有9个品种大概7万公斤产量 。 ”南景村党支部书记王兵介绍说 , 他们的桃子从6月下旬一直卖到8月中旬 , 保守估计产值是“红不软”的3到4倍 。
王兵所说的“红不软”是南景村对毛桃老品种的俗称 。 该品种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到前几年一直是当地的“当家”品种 。 但是随着市场需求的改变 , 曾经的“摇钱树”越来越“摇”不下钱 , 价格从几元一度跌到了几毛 。
针对这一现状 , 万荣县委、县政府立足当地桃产业基础 , 及时推广新品种 , 通过组织桃农到科创中心基地考察学习 , 邀请专家现场指导 , 在南景村建立新品种示范基地 。
在汉薛镇党委书记李勃看来 , 用“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来形容南景桃产业的发展再合适不过 。 “桃是南景村多年‘铁打的营盘’ , 品种是‘流水的兵’ , 要随着市场进行调整 。 只有通过示范引领 , 让桃农认识到品种的重要性 , 才能守住南景桃多年创出的‘金字招牌’ , 桃农们才能真正走上靠桃增收的致富路 。 ”
“南景‘仙桃’在网上卖得很火 , 最近来科创中心参观考察的桃农特别多 , 不仅有县内的桃农还有县外的 。 ”科创中心科技推广示范基地负责人表示 , 基地目前已引进苹果、桃、梨等7大品类300多个品种 。
好品种只是基础 , 如何保障这些好品种能产出符合市场的高品质、健康型农产品 , 万荣县果业发展中心依靠科创中心的新技术及时进行配套服务 。
新技术实现农业现代化“硬支撑”
入夏以来 , 酷暑高温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不便 , 而在贾村乡的苹果主题公园里 , 三民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贾三民却悠闲地坐在操作室 , 只需要在手机客户端轻轻一点 , 水肥一体化设备便可以自动实现“浇水”作业 。
在苹果主题公园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 , 果农还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智能控制平台实时查看果树生长光照、湿度、风力等情况 。 同时 , 果园喷药用的是农用喷药无人机 , 施肥用的是测土配肥 , 杀虫用的是性诱灯……可以说 , 通过现代化农业新技术应用 , 基本实现了管理不用人、劳作不出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