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炎热,「雪糕刺客」从哪里突围?

天气炎热,「雪糕刺客」从哪里突围?
文章图片
雪糕刺客
天气炎热注意“雪糕刺客”
最近 , 关于“雪糕刺客”的话题热度不减 。 “雪糕刺客”现在百度百科已经有词条了 , 意思是“看起来平平无奇但非常贵的雪糕” 。 这个梗的起因是 , 有消费者吐槽说 , 售价几十元一支的钟薛高混迹在低价雪糕冰柜里 , 你本来想着随便拿几根冰棍就走 , 结果在结账时遭遇“致命一击” , 又不好意思再放回去了 。 所以大家把这些天价雪糕叫做“雪糕刺客” 。 对此 , 钟薛高回应说 , 公司已经在推动线下渠道单独冰柜的陈列 , 专柜专卖 , 以便消费者做区分 。 当天#钟薛高已在推线下单独冰柜#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 。
你可能以为 , 钟薛高是因为卷入了这场“雪糕刺客”的舆论漩涡 , 才匆匆投放冷柜 , 其实不然 。 钟薛高在这两年一直在积极布局线上线下全渠道 。 一开始的想法确实是搭个顺风车 , 在别家品牌的冷柜里挤一挤 , 但后来发现 , 如果真的想认真铺下线 , 投放冷柜这钱就省不了 。 线下的雪糕品牌大战 , 说到底就是在拼冷柜 。
天气炎热,「雪糕刺客」从哪里突围?
文章图片
雪糕历史
雪糕市场争夺战的历史
我们从一段历史说起 。 在1990年代初期 , 中国是有一些本土雪糕品牌的 , 比如广东的五羊、北京的北冰洋、上海的光明等等 。 当时的冷链技术还不发达 , 基本上本地人吃本地产的雪糕 。 不过 , 到1994年夏天 , 几乎是一夜之间 , 上海、北京街头巷尾的小卖部、副食店 , 都清一色摆上了印着“和路雪”字样的大冰柜 , 再配上同款红白相间的遮阳大伞 , 成为一条街上最靓的风景 。
是的 , 当年和路雪能够以闪电战击败一干国内雪糕厂 , 靠的就是这种不计成本的冰柜战略 , 仅仅在上海就投放了13000台冰柜 。 这些冰柜给摊主免费使用 , 条件是里面只能放和路雪的产品 , 其他牌子的雪糕不让进 。 到1996年 , 也就是进入中国仅仅两年之后 , 和路雪就占了国内雪糕市场18%的份额 。 随后十年中 , 和路雪总共在国内市场投放了6万台冰柜 。
与此同时 , 跟着和路雪后脚进入中国市场的雀巢 , 以及国内乳品双雄伊利、蒙牛 , 也开始跟着搞冰柜战略 , 毕竟和路雪的6万台冰柜还不足以覆盖中国每个城镇的每条大街小巷 。 而且 , 和路雪比较“轴” , 绝不和其他品牌“共享”冰柜 , 一旦发现混放会直接选择撤柜 。 伊利、蒙牛的身段相对灵活 , 允许商家有条件地混放 。 比如 , 你在伊利的冰柜里放了其他牌子的高端雪糕 , 那你也必须放一些同价位的伊利高端雪糕 。
再加上伊利、蒙牛给经销商的优惠力度更大 , 渠道更下沉 , 在销量上奋起直追 , 后来在国内雪糕市场形成了伊利、蒙牛、和路雪、雀巢四分天下的格局 。
天气炎热,「雪糕刺客」从哪里突围?
文章图片
东北大板
东北大板的三赔战略
故事到这儿还没完 。 后来 , 东北大板在2014年突然蹿红 , 成为雪糕界的初代网红 , 在营销上可以说是钟薛高的前辈 。 比如 , 钟薛高不是推出过66元一支的“厄瓜多尔粉钻”雪糕吗?号称原料来自厄瓜多尔的粉色可可和日本爱知县的半野生柚子 , 一吨要120万元 。 当年东北大板卖它的草莓味雪糕 , 就称 , “太红太艳并非加了色素 , 我们一支大板至少要用12颗来自辽宁丹东的草莓 , 只多不少 。 ”至于推联名款、写出圈文案 , 东北大板更是一把好手 。
不过 , 东北大板能杀出来 , 营销手段只是一条腿 , 另一条腿同样是冰柜战略 。 按说 , 在前面的四大巨头多年布局之下 , 商超和街边便利店真没什么空位了 , 该有的冰柜都有了 。 东北大板从哪儿下手呢?答案是路边摊 。 对 , 你在这儿支个摊儿卖煎饼 , 东北大板就敢给你送台冰柜 , 明确提出了“赔物、赔钱、赔人”的三赔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