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讲堂|郑毅:多动症不是“毛病”是病

本文转自:新华社
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 俗称多动症 , 以注意缺陷、多动和冲动为最常见的症状 , 会导致患儿的学习成绩显著降低 , 自信心、人际交往明显受损 。 儿童期多动症如果没有经过及时、科学有效地治疗 , 将可能持续到成人期 。
公益讲堂|郑毅:多动症不是“毛病”是病
文章图片
图为郑毅教授接受新华网专访
为提高全社会对于ADHD疾病的关注 , 新华网公益频道携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青年文摘杂志社邀请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医学首席专家郑毅教授 , 和大家共同探讨我国ADHD诊疗现状 , 旨在提升全社会对ADHD的疾病认知水平 , 倡导疾病科学诊断和治疗 , 促进国民心理健康 , 助力推进中国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 。
公益讲堂|郑毅:多动症不是“毛病”是病
文章图片
图为郑毅教授接受新华网专访
郑毅教授表示 , ADH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 , 医学上专门制定了注意缺陷多重障碍的诊断标准 , 有分2组的18个症状 。 一组症状是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缺陷 , 一组症状是冲动和多动 。 17岁以下的儿童每9条标准中达到6条 , 大于17岁以上的成人达到5条须高度重视 。
郑教授认为 , 从病因来看 , 遗传虽占了一定的比例 , 但是并不是主要的 , 生活方式、生活习惯 , 还有我们的教育方式等这些干扰因素都是精神疾病诱发的原因 。
郑教授指出 , 观点影响治疗 。 一个观点是认为多动症是毛病 , 活泼好动小孩淘气就是毛病 , 没当成病;第二个观点是认为这个病孩子长大就好了 。 这些是认知上的误区 。 这种疾病属于精神障碍 , 早发现早治疗非常关键 。 该病治疗效果较好 , 通过药物、行为、习惯等的调整和改变后 , 患者会慢慢调整到基本正常状态 。
公益讲堂|郑毅:多动症不是“毛病”是病】此外 , 郑毅教授为家长和老师提出了专业性的建议 。 他表示 , 从心理健康角度来讲 , 暑期是非常好的调整期和诊断治疗的黄金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