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血小板降低的常见原因,以及如何补充血小板

4岁的蓬蓬因为不愿意吃饭、烦躁 , 被父母发觉不大对劲 , 带到医院检查 , 被发现血小板降低 。 看到检测报告 , 他的父母很担心 , 血小板是抑制出血的 , 血小板减少会不会是什么难治性的疾病导致 , 这一想 , 他们内心更加忐忑不安了 。 那么血小板减少会是什么疾病引起的?又应该吃点什么才能让血小板尽快恢复呢?
一文读懂:血小板降低的常见原因,以及如何补充血小板
文章图片
血小板降低的原因
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很多 , 比较常见的几个原因是以下几种疾病:
1、感染
比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 。
病毒感染很常见 , 常见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肝炎、流感、腮腺炎等病毒都可侵犯巨核细胞 , 吸附在血小板上 , 破坏血小板的同时抑制血小板的生成 。 而像流感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这些容易引起感染的病毒又频繁出现 , 因此因感染病毒而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情况经常发生 。
细菌感染就更不用说了 , 小孩子对大千世界充满了好奇 , 走到哪里小手总是忍不住要去摸一下 , 很容易感染细菌 , 比如常见的脑膜炎双球菌、伤寒杆菌、结核杆菌等 。 这些细菌会在感染者体内产生毒素来抑制血小板生成 , 此外细菌感染产生的毒素也会损伤血管内皮的功能 , 导致血小板消耗增加 。
如果患者的血常规检查显示单纯的血小板减少 , 并且伴有明确的感染症状 , 可考虑感染问题 , 在感染得到控制之后 , 患者的血小板自然会恢复正常了 。
一文读懂:血小板降低的常见原因,以及如何补充血小板
文章图片
2、脾脏疾病
通常情况下 , 人体的脾脏会存储大约人体血小板总量的三分之一 , 如果脾脏出现问题的话 , 比如门脉高压症、淋巴瘤、结节病等 , 脾脏的血小板不能被正常地释放 , 就导致检测时血液中的血小板不足 。 一般在注射肾上腺素后 , 血液中的血小板会迅速恢复 。
3、出血、凝血性疾病
常见的有骨髓性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体内存在骨髓巨核细胞减少 , 致使血小板生成受到限制;肿瘤细胞浸润也会导致血小板减少 。
一文读懂:血小板降低的常见原因,以及如何补充血小板
文章图片
血小板低 , 吃什么补得快?
出现血小板降低 , 单纯地通过食疗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 最关键的是到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 , 让医生根据结果合理使用相关的药物 。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一文读懂:血小板降低的常见原因,以及如何补充血小板】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