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祛湿别直接吃薏米,它才是真正的“化湿”,内调脾胃,外排湿气

祛湿|祛湿别直接吃薏米,它才是真正的“化湿”,内调脾胃,外排湿气

文章图片

祛湿|祛湿别直接吃薏米,它才是真正的“化湿”,内调脾胃,外排湿气

文章图片

祛湿|祛湿别直接吃薏米,它才是真正的“化湿”,内调脾胃,外排湿气

文章图片

祛湿|祛湿别直接吃薏米,它才是真正的“化湿”,内调脾胃,外排湿气

夏季是一年中夏季最盛的季节 , 尤其是南方 , 雨水多 , 空气中湿气含量高 , 湿气很容易侵袭人体 , 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 每年夏季大家就会上演祛湿大战 , 各种各样 , 五花八门的祛湿方法 , 去网上随便一搜 , 就能出来一大堆 , 要说最受欢迎的 , 那肯定就是红豆薏米粥了 。

红豆薏米粥食材简单 , 制作方便 , 且祛湿效果非常显著 , 很多人体内湿气太重想要祛湿时 , 第一个想到的一定就是红豆薏米粥 , 可能就是因为祛湿的功效太强大 , 所以让很多人都忽略了它不好的一面 。
有些人尽管喝了很多的红豆薏米粥 , 但体内的湿气不仅没有减弱 , 反而身体状况更加不舒服了 , 这是为什么呢?

1. 红豆错了 。 红豆薏米粥中的红豆指的是赤小豆 , 红豆养心 , 赤小豆才具有祛湿的功效 , 不仔细看很容易将两者混淆 , 赤小豆是细长的 , 比红豆要小 , 红豆是比较圆的 , 颗粒要大一点;

2. 薏米错了 。 薏米祛湿作用确实很好 , 但是薏米性寒 , 直接煮容易损伤脾胃 。 脾的主要功能是运化水液 , 脾一旦出现损伤 , 运化功能失常 , 就会导致湿气更加难以排出 , 反而会让体内的湿气变得更多 , 所以在煮之前 , 要先薏米放入锅中翻炒至微黄色 , 然后再和其他食材一起煮 。

3. 方法错误 。 赤小豆和薏米比较坚硬 , 很难煮烂 , 一般建议用热水浸泡一个小时之后再煮 , 否则没有煮烂 , 营养物质没有煮出来 , 祛湿效果会变差 。
4. 只祛湿 , 不健脾 。 湿气过重往往也会导致脾虚 , 所以在祛湿的同时 , 还要采取一些措施健脾 , 有些人之所以喝了红豆薏米粥 , 但还是湿气重 ,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湿气已经损伤脾胃了 , 或者本身就是由脾虚导致的水湿泛滥 , 因此不但要祛湿 , 还要健脾 , 两缺一不可 。
其实湿气重不一定只能用红豆薏米粥调理 , 薏米的祛湿作用确实很强 , 但是毕竟性寒 , 服用过多 , 容易造成脾胃虚弱 ,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另外一味中药 , 除了祛湿 , 还能调理脾胃 。

白扁豆
其性微温 , 味甘 。 具有补脾和中 , 化湿 , 通利三焦 。 能过祛湿且不伤害脾胃 , 尤其适合脾胃虚寒的人食用 ,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 白扁不煮熟的话是具有一定毒性的 , 在煮的时候温度要高 , 且煮的时间要长 。

食疗方:白扁豆山药粥
食材:白扁豆30克、山药10克、白米2克 , 白糖少量
方法:先将白扁豆洗干净 , 用清水浸泡一个晚上后 , 再将大米洗干净 , 山药洗净、去皮、切片;往锅内加入适量的清水 , 用大火煮沸后 , 将大米和白扁豆倒入锅中 , 用大火煮半个小时 , 煮到半熟时再加入山药片 , 煮烂后将火调小 , 慢慢熬煮40-50分钟 , 最后加入适量的白糖 , 搅拌均匀 。 可以当做早餐食用 。

除此之外 , 艾灸和拔罐也是很好的祛湿方法 , 可以在特定的穴位上使用艾灸 , 比如足三里、承山、三阴交等 , 也有祛湿的作用 。
很多朋友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湿气过重 ,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几个办法 , 帮助你快速辨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