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高原游出现脑水肿,华西四院连续接诊两名高反患者!超过这个海拔要注意( 二 )


若出现“脑水肿” , 患者就会有意识、精神行为的改变及脑病体征出现 , “比如喷射性呕吐 , 嗜睡、昏迷 , 步态不稳等 。 ”荣霞说 , 高原型肺水肿主要是因为肺动脉充血、压力增高、肺泡水肿 , 表现为干咳、呼吸困难、心慌、胸闷、口唇青紫 , 氧饱和度下降等 。 高原脑水肿、高原肺水肿等严重的高原反应若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将危及生命 。
高反了怎么办?
有条件的最快速度下撤到低海拔地区
高反了怎么办?
荣霞解释说 , 出现高原反应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 是过快的行进速度 , 海拔升高 , 身体尚未适应 。
例如 , 假设目的地海拔为2800米 , 可以在海拔1400米左右休息一晚进行适应 。 若因地形或者其他现实问题无法实现 , 则应尽可能降低睡觉时的海拔 。 “高原行进 , 往往伴随疲劳、脱水和寒冷 , 夜间睡眠是人体机能恢复的关键时机 , 休息时长时间处于严重低压低氧环境非常危险 。 ”荣霞说 , 当海拔>3000米行进时 , 每晚睡觉时 , 海拔提升尽量不要超过500m , 每行进3-4天 , 可停止上升 , 休息1天适应 。
既往有高反病史 , 目标海拔过高或提升过快 , 无足够的休息适应时间是高反出现的关键因素 , 但近期身体状态欠佳 , 伴随呼吸道感染 , 恶劣天气等可明显增加高反发生率 。
出现高原反应后 , 迅速下海拔是所有治疗中最关键的一环 , 有条件的 , 应尽量撤离到低海拔地区 。 若症状轻微或者需高原作业等无法下撤的人员可采取吸氧、药物治疗、可移动高压氧舱等治疗 , 症状缓解后再考虑行进 。 既往有高原脑水肿、肺水肿病史 , 有发生高原反应中、高危危险因素的人群可使用药物预防高原反应的发生 。
但需要注意的是 , 提前吸氧或者高压氧治疗 , 对高反并没有预防作用 。 而随处可见的非医用小罐氧等短程吸氧 , 对高反的缓解作用也不明显 , 因此最好是采用可携带医用氧气袋或钢瓶氧 , 一旦出现症状可在下海拔的同时采取鼻导管或者面罩持续吸氧 。
若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 , 则需要下低海拔、吸氧、就近就医同时进行 。 若患者出现昏迷 , 则将其头偏向一侧 , 降低呕吐误吸风险 。 若当地医院无条件诊治 , 则最好通过120转诊 , 提高安全系数 。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于遵素
川西高原游出现脑水肿,华西四院连续接诊两名高反患者!超过这个海拔要注意】编辑谭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