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行>>桐庐天子岗-东吴大帝孙权祖墓地

【前言】
2019年8月至浙江为易友指导事宜 , 完事后安排了三个考察地 , 第一站考察丽水高涣然母坟 , 第二站考察桐庐东吴大帝孙权曾祖母坟 , 本贴为第二站 。
【传奇】
《集善亭碑记》载:“孙钟种瓜 , 以孝母闻 , 后得异人指示 , 石山之地葬其母 。距家二十余里 , 路险峰高 , 时有异人化白鹤飞升 , 今名其上为白鹤峰 , 俗呼天子岗 。”
南朝宋·刘义庆《幽冥录》:孙钟 , 吴郡富春人 , 坚之祖也 。与母居 , 至孝 , 笃信 , 种瓜为业 。忽有三少年乞瓜 , 钟为设食 。临去 , 曰:“我司命也 , 感君不知 , 何以相报?此山下善 , 可作冢 。”复言:“欲连世封侯而数代天子耶?”钟跪曰:“数代天子 , 故当所乐 。”便为定墓 , 曰:“君可山下百步后顾见我去处 , 便是坟所也 。”下山行百步 , 便顾见悉化成白鹤也 。"
孙钟 , 东汉末年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 , 东吴皇帝孙权的祖父 。
孙钟是出名的大孝子 , 幼年失父 , 与母亲相依为命 , 种瓜为业 , 常行善事 。一天 , 有三少年来讨瓜吃 , 孙钟很厚道 , 也不小气 , 便在田中摘了瓜与他们吃 , 三少年食完后临走时 , 与孙钟说:“我们是司命仙君 , 得你这么好的招待 , 怎么报答你呢?这样吧 , 我指点你一块安葬亲人的墓地吧”!然后又问:“你是想子孙世代为侯 , 还是做数代皇帝”?孙钟回答做皇帝 , 于是三少年就带孙钟登山 , 在山上 , 少年们指示孙钟:向山下走一百步再回头 , 见我等去处 , 就是吉穴 。孙钟百步后回头 , 发现三名少年化鹤飞起 , 孙钟马上记好位置 , 把山地买下 , 待其母故后 , 埋葬于此 。
坟葬后 , 孙钟的儿子孙坚 , 在墓地附近造了一小房 , 由其夫妇居住在此守墓100天 , 其间 , 孙夫人怀孕 , 下山半年后分娩一男儿 , 即是孙权 。
据乡人说 , 常见冢上有紫气升起 , 当地人皆言:“孙氏当旺” 。后孙钟的儿子孙坚、大孙子孙策在江东奠定了基业 , 二孙子孙权、曾孙孙亮、孙休和玄孙孙皓成为雄据一方的东吴皇帝 。
【飞机拍摄】
说起来挺巧的 , 在按期去杭州与易友会合时 , 刚好航线就沿着富春江飞 , 而我因为看过卫星图 , 脑子中对天子岗的地形有一定的轮廓 , 所以在窗口一看到就马上认出来 , 连忙拿出相机拍照 。
01 , 在飞机上拍摄天子岗
 图1 , 黄圈处是孙权曾祖母坟的大概位置 , 朝向富春江最弯处 , 山中的溪水流至大江交汇时 , 有一个沙洲刚好塞在出口处 , 只是可惜当时拍摄时 , 角度拍不到整个沙洲的面貌 。
02 , 在飞机上拍摄天子岗
 图2 , 来龙是南干龙一支 , 端是贵重 , 结穴不少 。但见层峦叠障 , 起伏有致 , 左右横开上百公里 , 气势不凡 。盆地口有一小北辰 , 高山余脉至田野皆回头拜伏 。
03 , 在飞机上拍摄天子岗
 图3 , 来龙大开帐幔 , 穿心而出 。穴结于高山之上 , 岭头之巅 。山下余砂 , 皆头朝内 , 尾拖外 , 形如拜伏 。经云:拜伏当前 , 有如君王即位 。
04 , 在飞机上拍摄天子岗
 图4 , 来龙横开大帐 , 左右约上百公里 , 所占地步极广 。又三层穿心正龙 , 此为龙之极贵 。
【地面拍摄】
05 , 在公路上远看天子岗
 
图5 , 来龙最后一次穿心正出后 , 起分龙处 , 然后左右分开 , 各出脉起峰 。其中右脉另起少祖山 , 大跌后再起父母山 。
06 , 在公路上远看天子岗
 
图6 , 传说 , 孙钟葬母时 , 有白鹤飞升 , 故此山起名“白鹤峰” 。
07 , 在田野上远看天子岗
 
图7 , 分龙处 , 左右各起峰出脉 。
08 , 在田野上远看天子岗
 
图8 , 少祖山与父母山俱为贪狼星 , 其中少祖山为尖贪 。
09 , 在田野上远看天子岗
 
图9 , 穴位处海拔603米 , 如不登临其上 , 实想像不出这极高之处亦能结穴 。
10 , 在田野上远看天子岗
 
图10 , 实际上面山势平缓 , 且开一窝 , 穴在窝间 , 一案遮尽外阳 。
11 , 在田野上远看天子岗
 
图11 , 得一翘起案山 , 遮却外阳 , 则内堂团聚 。
12 , 在田野上远看天子岗
 
图12 , 经过调色 , 山体轮廓会更清晰点 , 可知穴处平缓 。
13 , 于水口看天子岗
 
图13 , 初入山口 , 可见有一伸出鼻子的象形山 , 守于水口旁 。
14 , 于水口看天子岗
 
图14 , 背平 , 伸长鼻子 , 是为象形山 。远远侧看 , 有案山挡住 , 是看不到穴位的 , 黄圈只是大约示意而已 。
15 , 于水口看天子岗
 
图15 , 自孙钟葬母 , 孙权登帝后 , 穴星就被称为天子岗了 。
16 , 于水口看天子岗
 
图16 , 从这个角度看 , 穴星似乎有点平顶的感觉 。
17 , 入局侧看天子岗
 
图17 , 进入山中盆地 , 又见一罗星塞水口 。
18 , 入局侧看天子岗
 
图18 , 少祖山甚是尖耸 , 显得气势迫人 , 如长者守护穴星的左后方 。
19 , 入局侧看天子岗
 
图19 , 父母山是个圆贪 , 屈曲下脉后起穴星 , 但山下是感觉不出上面的玄妙的 。
20 , 入局侧看天子岗
 
图20 , 因为穴星上面开窝了 , 所以远看穴星似乎是平顶的 。
21 , 水口全景图
 
图21 , 在穴星脚下看水口 , 但见三头象形山 , 一头狮形山 , 是狮象捍门的变格 。
22 , 水口图
 
图22 , 更妙者 , 第一重水口有罗星塞住 , 到第二重水口 , 又有北辰塞住 , 到外面江水交汇处 , 又有沙洲塞住 , 如此水口 , 实在是罕见 。
23 , 水口罗星与北辰
 
图23 , 罗星 , 北辰 , 双重保险 。
24 , 水口北辰
 
图24 , 罗星如蛾眉 , 北辰如玉圭 。
25 , 于穴星后看来龙
 
图25 , 于穴星后 , 看父母山落脉 , 几经起伏 , 并无直硬峻急的感觉 。
26 , 于穴星后看来龙
 
图26 , 自父母山落脉至穴星 , 其间主要有三节 , 是S形的 , 只是树木多无法看清 。
27 , 于穴星后看来龙全景图
 图27 , 在穴星后看 , 只觉得是一层层降势而下 。
28 , 于穴星后看来龙
 图28 , 第三节束咽后 , 至穴星是第四节 。
29 , 束咽处
 
图29 , 穴星后束咽处 , 是极细之脉 , 只有小路这么宽 , 不足一米宽 。易友说 , 很难想象出 , 前后山包这么大 , 相连的脉却只有几十公分大 。
30 , 于案山看穴星
 
图30 , 在案山看穴星 , 可惜林木茂密 , 不能一窥全貌 , 穴位大约在白圈处 。
31 , 于案山看穴星全景图
 
图31 , 高山开窝 , 四势平稳 。
32 , 于案山看穴星
 图32 , 只可惜 , 父母山不是在穴星的正后方 。
33 , 借用二零零几年拍摄的穴星图
 
图33 , 借用两张二零零几年拍摄的 , 当时山上刚长出树苗 , 在案山上观察真是太爽了 , 一浏无余呀!但见父母山S形下脉 , 此芦鞭龙 , 又为一贵 。穴星如半月又如玉梳 , 左右分出龙虎 , 怀抱一窝 , 窝底甚平 , 虽在高山 , 却稳如在平地 。
34 , 借用二零零几年拍摄的穴星图
 
图34 , 自主峰为第一节 , 下至穴星共四节 , 代表了东吴的四位皇帝 。白虎砂上 , 长有一块大石 , 是为石印 。
35 , 于穴前看青龙砂
 
图35 , 在穴场看青龙砂 , 比较弯抱 。
36 , 于穴前看白虎砂
 
图36 , 在穴场看白虎砂 , 亦弯抱 , 只是拼接后变形显得直了 。
37 , 看明堂
 
图37 , 看明堂 , 但见一案当前 , 不见外阳 。
38 , 明堂广角图
 
图38 , 龙虎回抱 , 案山端正 。
39 , 明堂全景图
 
图39 , 窝中有如暧阁 , 白虎抱案遮尽外阳 。高山之上 , 外堂必旷散 , 得此一案遮之 , 则内堂巩固 。经云:外洋千重 , 不如近身一案 。
40 , 有人葬坟造成的崩塌
 
图40 , 近数年 , 有人慕天子岗之名 , 亦想贪图大地 , 葬坟于此 , 然不得其位 , 不得其运 , 造成水土流失 , 山体崩塌 , 实是破败之象 。
41 , 有人葬坟造成的崩塌
 
图41 , 崩塌破败 , 得不偿失 。
42 , 于束咽处看左砂
 
图42 , 左起高峰 , 为少祖山 , 居午位 。左夹耳峰 , 居于申位 。
43 , 于束咽处看右砂
 
图43 , 右夹耳峰 , 居于寅位 , 甲卯方为七脑芙蓉帐 。
44 , 右峡中的侍卫山
 
图44 , 右夹耳峰之下的峡间 , 见有一尖山 , 为侍卫砂 。
45 , 白虎砂上的石印
 图45 , 此白虎砂上大石 , 为石印 , 居于壬位 。
46 , 于案山下看青龙砂1
 
图46 , 在穴星太多树了 , 无法看清楚左右山 , 故只能在案山下一点 , 才能拍摄到 , 有午未申峰高起 。
47 , 于案山下看青龙砂2
 
图47 , 其中申峰 , 为左夹耳峰 。
48 , 于案山下看青龙砂3
 
图48 , 青龙诸峰 , 余砂皆回转抱至明堂 。
49 , 于案山下看白虎砂1
 
图49 , 右方有寅甲卯诸峰 , 峡间有侍卫砂 。
50 , 于案山下看白虎砂2
 
图50 , 寅方为右夹耳峰 , 比较高大 , 外方还有多重缠砂 , 天清时才可见 。
51 , 于案山下看白虎砂
 图51 , 白虎诸峰 , 余砂亦皆回转抱至明堂 。
52 , 于案山下看左前方明堂
 
图52 , 高处看明堂左前方 , 但见狮象捍门 , 罗星、北辰塞据水口 , 贵器重重 。
53 , 于案山下看明堂
 
图53 , 高处看明堂正前方 , 但见左右余山回抱团聚 , 向上正中两重山 , 如飞禽展翅来朝 , 又如人趴开两手拜伏 。
54 , 于案山下看右前方明堂
 
图54 , 高处看明堂右前方 , 横起山峰 , 有如笔架 。
55 , 于案山下看明堂广角图
 
图55 , 看明堂全景图 , 但见诸峰来贺 , 气象万千 。经云:若是我砂 , 面前无不回顾 。又云:拜伏当真 , 有如君王即位 。
56 , 借用看明堂左方
 
图56 , 因为当天拍摄有薄雾 , 朝山不清 , 再借用几张 , 可基本看到朝山 。看图左前方是富春江来水 , 小水汇入大水 。
57 , 借用看明堂左方
 
图57 , 因天色原因 , 北辰星显得森然耸立 , 朝山横列对应 。
58 , 借用看明堂中间
 图58 , 孙母墓朝向江水弯处 , 亦有一条小水逆来 , 有尖峰作朝 。
【无人机拍摄】
以下再借用几张由无人机拍摄的:
59 , 无人机航拍看来龙
 
图59 , 无人机于空中拍摄 , 来龙开帐层层叠叠 , 穿心而出 , 至分龙处起顶 , 自右边起峰为少祖山 。
60 , 无人机航拍看左砂
 
图60 , 左边四重青龙砂 , 自高至低 , 顿伏各起数峰 , 有如文臣排班 。
61 , 无人机航拍看右砂
 
图61 , 右边白虎砂四五重 , 亦各起星峰略为粗壮 , 为武官排班 , 并有旗帐相应 。
62 , 无人机航拍看明堂
 
图62 , 俯视明堂 , 但见左右余砂皆回转 , 团聚于明堂 。
63 , 无人机航拍看
 

浙江行>>桐庐天子岗-东吴大帝孙权祖墓地

文章插图
图63 , 明堂正中 , 众砂拜伏当前 , 内水于江水交汇处 , 有一沙洲塞住 。
【结尾】
64 , 脑后凹风为致命硬伤
64 , 欣赏过各种 , 固然是贵气满目 , 观之意犹未尽 。但是 , 我最后上一图示意 , 说出我看到的致命硬伤 , 穴星背后有凹风 , 谓之“破脑风” 。
【数据】以地盘列出:
束咽:辰归妹卦
下脉:巽泰卦 , 
水口:乾否卦 , 
戌方渐卦鼓起 , 
壬方比卦有石印 , 
少祖山在午 , 
父母山在巽 , 
左夹耳峰在申 , 
右夹耳峰在寅 , 
七脑芙蓉在甲卯 。
该坟安葬据今已经一千八百多年 , 坟墓早就不见了 , 所以精确的方向是不知道了 , 但形局的天然向是巳山亥向 , 据历代古人的记载 , 亦是巳山亥向 。本人认为应该是立巳大畜卦向亥莘卦 , 合孙权壬戌之命 。
【分析】
有人谓此是骑龙穴 , 但经我实地观察 , 实不是骑龙 , 而是高山窝穴 , 亦即《地理人子须知》中提到的“天巧穴” 。
大贵证有:
1 , 南干龙一枝 , 
2 , 穿心正出 , 
3 , 大帐横列上百公里 , 
4 , 星峰挺拔高昂 , 
5 , 结穴高 , 经云:十个贵穴九个高 , 气势轩昂压百僚 。
6 , 左右星峰如文武排班
7 , 水口有狮象捍门、罗星、北辰、沙洲 。
8 , 明堂诸山皆拜伏当前
9 , 富春江环绕大局
10 , 朝山横列呼应 。
大缺点有:
1 , 分龙后偏出 , 没能穿心到头 。
2 , 少祖下脉跌伏太深 , 没有高大的送砂护住跌伏处 。
3 , 最致命的缺点 , 就是穴星背后见大凹口 , 为“破脑风” , 主夭亡 , 横死 , 短寿 。
查东吴孙氏一脉 , 大部分的族人都是短寿的 , 东吴共立四主 , 除第一代皇帝孙权得享70岁 , 其余都是短命的 , 第二帝孙亮自杀才17岁 , 第三帝孙休去世时29岁 , 第四帝孙皓42岁亡 。
其他的家族成员还有:
孙坚 , 被箭杀 , 时年36岁 。
孙羌 , 孙坚同胞兄长 , 早亡 。
孙瑜 , 孙权的堂兄 , 去世时 , 年38岁 。
孙皎 , 孙权的堂弟 , 中年病故 。
孙奂 , 孙权的堂弟 , 39岁去世 。
孙策 , 孙权的长兄 , 在一次狩猎中为刺客所伤 , 不久后身亡 , 时年25岁 。
孙翊 , 孙权的弟弟 , 被身边的人边鸿刺杀 , 时年20岁 。
孙匡 , 孙权的弟弟 , 还没有正式为官 , 早卒 , 当年二十余岁 。
孙登 , 孙权长子 , 病故 , 年仅33岁 。
孙虑 , 孙权次子 , 去世时  , 时年20岁 。
孙和 , 孙权三子 , 被权臣孙峻赐死 , 年仅29岁 。 
孙希 , 孙权之孙,太子孙登之子 , 早夭 。
孙峻 , 孙钟的弟弟孙静的后人 。拜丞相、大将军 , 因病去世 , 时年37岁 。
孙綝 , 孙钟的弟弟孙静的后人 。拜丞相、大将军 , 执政时嗜好杀戮 , 骄横跋扈 , 因被孙休定计捕杀 , 年仅29岁 。
孙英 , 孙权之孙,太子孙登之子 。封为吴侯 , 因大将军孙峻专权 , 欲谋诛之 , 事泄自杀 。
孙仪 , 封侯爵 , 为将军、无难督 , 因密谋诛杀孙峻而被杀 。
孙晞 , 袭封丹阳侯 , 并统领军队 。后来获罪自杀 。
孙咨 , 任将军、羽林督 , 封侯 , 被滕胤所杀 。
观以上 , 这只是一部分成员而已 , 但已经是一大堆短寿者 , 由此可知 , 破脑风是何等的为祸之烈 , 虽出数代皇帝 , 但代价亦是相当的触目惊心 。在此顺便提醒某些贪图大地喜欢去挨古墓者 , 勿打这里主意 , 此地精华已发泄 , 加上破脑风为祸甚烈 , 妄来依附 , 只会福未得而祸频至 , 后悔莫及矣!
这里还需提到 , 东吴共四主 , 与父母山至穴星共四节相应 , 其中二三节挨得很近 , 就似连在一起 , 所以第二三帝是兄弟 , 实际是三代人四位帝 。龙运走到少祖山至父母山大跌伏处 , 因没有护砂保护 , 所以不能再传 , 至此东吴气数尽 。
此地穴结高山之上 , 众砂拜伏 , 与毛爷爷虎歇坪有异曲同功之处 , 可两相参看 。然孙坟虽得堂局宏伟 , 但穿心不到头 , 分龙两边走 , 贵气有分夺 , 故只能三分天下 。毛坟正龙正出而到头 , 亦有左右排班 , 众砂拜伏 , 神龙特朝 , 故能一统大陆 , 万民敬仰 。两相参看后 , 你可能会明白 , 什么是君临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