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无法专注做事情怎么办?优秀父母做到了3点,你做到了吗?

当孩子出现厌倦父母陪伴、无法专注做事的表现时 , 作为父母 , 必须反省自己平时的行为是否过度包办、过度干预、过度控制 。 让孩子自己带节奏 , 不要用父母的“好心、热心”绑架了孩子 , 使孩子成为父母心理安慰的牺牲品 。 这其中 , 最关键的是掌握一个度的问题 , 做到陪伴 , 但绝不打扰 。
孩子无法专注做事情怎么办?优秀父母做到了3点,你做到了吗?
文章图片
1.孩子努力探索世界 , 家长只要远观即可
孩子对于新鲜事物的探索、对世界的好奇是出于本能的 , 要是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制止孩子表达内心欲望 , 久而久之 , 孩子就会变成一个呆板、不懂变通的人 。
不要让孩子失去发展自我的机会 , 只有干净的白纸才能变成美丽的画卷 , 孩子们亦是如此 。 创造力是至关重要的 , 孩子需要的不是这个世界上诸多的既成真理 , 而是属于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
3-4岁是孩子想象力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 如果在孩子的探索过程中 , 父母不断发出干扰信号 , 使孩子失去探索兴趣 , 或是固化孩子思维 , 强制孩子按照你的观点看世界 , 都只会导致一个结果--依赖 。
法国儿童精神专家克里斯汀弗拉薇尼说:“依赖性人格的孩子 , 因为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 , 而感觉自己是坏孩子 , 失去自信 , 这种孩子会毫无例外地丧失自我 。 ”
孩子努力探索世界 , 就是为了有一天能飞离你的臂弯 , 不要用你的“过分热情”折断孩子羽翼 , 记住:家长可以陪伴 , 但请不要打扰 。
孩子无法专注做事情怎么办?优秀父母做到了3点,你做到了吗?
文章图片
2.孩子专注思考问题 , 家长必须“袖手旁观”
Sunny刚开始接触数学中的立体几何问题 , 由于缺乏空间想象力 , 老是理解不了解题思路 , 很是苦恼 。 放学回家后 , Sunny对着立体几何题目冥思苦想 , 突然Sunny看到眼前的铅笔盒 , 灵光一现 , 这不就是题目中的长方体吗?
Sunny看着铅笔盒想的入神 , 几乎接近了正确解题的思路 , 可是Sunny妈妈却看不下去了 , 急忙放下手里的家务 , 拿起来笔 , 认认真真给Sunny讲起理论知识来 。 一套套术语下去 , Sunny不仅没有明白解题思路 , 刚刚的灵感也是一扫而光 , Sunny妈妈则是让Sunny将答案誊写上去 , 满意地点点头 。
但在之后的学习中 , Sunny面对同类问题依然不知所措 , Sunny妈妈一遍遍重复着讲授过程 , 却不见任何起色 , 最初的得意满满也变成了唉声叹气 。
父母自以为帮助孩子进行思考、给孩子指了条明路 , 但实际却是打断孩子的思路 , 让孩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 Sunny妈妈及时发现孩子的学习困难是非常好的 , 但是解决方式却出了问题 , 给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 , 比给孩子一个单纯的答案要有意义得多 。
孩子无法专注做事情怎么办?优秀父母做到了3点,你做到了吗?
文章图片
孩子无法专注做事情怎么办?优秀父母做到了3点,你做到了吗?】3.孩子有独处的心理需求 , 家长主动创造独处环境
叔本华在《关于独处》中写道:一个人只能与自己达到最完美的和谐 , 而不是与朋友或者配偶 , 因为人与人之间在个性和脾气方面的差异肯定会带来某些不相协调 , 哪怕这些不协调只是相当轻微 。 因此 , 完全、真正的内心平和感觉宁静——这是在这尘世间仅次于健康的至高无上的恩物——也只有在一个人孤身独处的时候才可觅到;而要长期保持这一心境 , 则只有深居简出才行 。
独处二字 , 不仅对成年人意义非凡 , 慎独、自律成了不少人的信条 , 对孩子们来说 , 独处更是一个与自己相处、与内心对话、塑造性格、培养能力的有效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