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一味中药引起的严重心率失常,用不好确实很危险

【消化道出血|一味中药引起的严重心率失常,用不好确实很危险】消化道出血|一味中药引起的严重心率失常,用不好确实很危险

文章图片

消化道出血|一味中药引起的严重心率失常,用不好确实很危险

最近55岁的赵大爷 , 因为跌打损伤好的比较慢 , 打听到了一个民间偏方 , 花高价买了几副 , 结果第一副药下去 , 第二天就差点没起来 , 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 , 而且整个人都感觉天晕地旋的 , 浑身无力 。 幸好家里有人照顾 , 早上发现不对劲 , 赶紧送到了医院 , 加上平时身体比较强壮、送医比较及时 , 最终抢救过来了 , 休息了接近一个星期才算彻底恢复 。
但是家里人就赶紧很奇怪 , 究竟是什么药 , 竟然有这么大的毒性 , 而且这个偏方很多人用都没事 , 怎么到了赵大爷这就不行了?经过详细分析 , 最后从药方里发现了一味非常特殊的中药——附子!正是附子引起了中毒 。 这就不奇怪了 , 附子是个非常特殊的药 , 对使用者的水平要求极高 , 用好了能救人命 , 用不好则毒性极强 。

已故的著名老中医 , 李可先生 , 人称李附子 , 因为善用附子而出名 , 也被称为行走的ICU , 因为曾有患者在ICU里抢救无效的 , 却被他给治好了 。 附子就是其中一味很重要的药物 , 李可先生一生用掉数吨附子 , 每次的用量经常让人感到惊悚 , 每每认为命悬一线之际 , 就会让他从生死关头将病人拉回来 。
这是因为附子具有强心、抗心律失常、抗炎镇痛的功效 , 被誉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 在临床中 , 附子常用于救治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休克 , 在很多治疗低血压的药物中 , 也常见附子 , 还可用于冠心病及风湿性心脏病的治疗 。 例如中药四逆汤使用的淡附片 , 其实就是附子 , 由于其具有升阳的功效 , 也经常用于一些滋补类药物 。
天然药物化学的分析认为 , 附子的毒性则是来自于其中含有的乌头碱 , 乌头碱属于复杂二萜衍生物 , 拥有极强的毒性 , 最典型的毒性就是心脏毒性 。 乌头碱能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导致心律失常和心脏毒性 , 还间接通过心外神经介导造成心脏毒性 , 其具有明显的抗胆碱和阻断迷走神经特性 , 从而诱导心律失常 , 高浓度乌头碱甚至能使心肌细胞停止搏动 。 除此之外 , 附子还有很强的神经毒性、胚胎毒性和肾毒性 。

因此 , 中医使用附子必须先进行炮制 , 例如汉代的火炮法;晋代的炒炭法;唐代有蜜炙法、纸裹煨法;宋代有水浸法、醋浸法、姜制法、盐制法;明代有地黄制法、甘草汤炒法等;现代天然药物化学分析认为 , 炮制之后 , 乌头碱中的两个具有毒性的酯健被去除 , 生成乌头原碱 , 乌头原碱的毒性就非常小了 。
此外 , 中药的使用讲究配伍 , 合理地配伍能够减毒 , 例如附子可以与甘草配伍 , 甘草中的甘草苷可以抑制乌头碱的毒性 , 随着甘草的用量增加 , 乌头碱的含量也会随之降低 。 在李可先生的药方中就可以看到使用了大量的甘草 , 同时还经常能见到麻黄、防风、黑小豆等等 , 共同遏制乌头碱的毒性 。
这次赵大爷用药后中毒 , 一方面是因为附子炮制不当引起的 , 另一方面 , 在其药方的配伍方面也有欠缺 。

因此 , 王药师在此提醒 , 是药三分毒这句话不仅仅适用于西药 , 中药同样存在 , 而且处理不当的中药 , 也非常危险 , 尤其是不要乱用偏方 。 此外 , 平时服用含有附子的中药 , 尽量选择正规大厂生产的 , 正规厂家生产过程中 , 炮制更严谨 , 对于毒性的检测也比较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