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段建军王静

本文转自:铜川日报
通讯员段建军王静
文章图片
通讯员段建军王静
文章图片
“现在 , 来得有些晚了 , 上两个月来就能看到处处果园串串红 , 还有村口天天火爆的樱桃生意 。 ”一踏进印台区红土镇周陵村 , 村干部就兴奋的介绍道 。
周陵 , 是印台区最大的樱桃生产基地 。 夏日里的樱桃园一派生机勃勃 , 这里拥有1700多亩樱桃 , 其中进入盛产期的有700余亩 。 村上栽植樱桃的有220户 , 占到了全村农户总数的60%以上 , 而栽植面积在8亩以上的就有60户 。 村党总支书记纪建国介绍 , 全村的樱桃 , 主要分布在周陵村1至5组 , 崾先的4、5组发展得比较早并集中连片 , 形成了规模 。 他还自豪地说 , 别看这小小的樱桃 , 如今已成为该村老百姓持续鼓起腰包的主导产业 。
刚进村 , 正好碰到了开着三轮车 , 准备给自家花椒树喷药的程金荣、刘玲娃夫妇 。 一提起樱桃这个话题 , 程金荣只是憨憨地笑着 , 刘玲娃倒很外向 。 她说:“我们家种有9亩地 , 樱桃就占了7亩 。 这7亩中 , 3亩栽的早 , 4亩是新建园 。 园里有红灯、美早、萨米脱、艳阳多个新品种 。 今年 , 主要批发给来自四川和陕北的采购商 。 ”当询问到具体收入时 , 这对夫妇互相对视了一眼 , 笑着回答说:“一亩 , 就是一万!”
随同的村干部又一次介绍 , 在周陵 , 像程家今年亩均上万的 , 太普通不过了 , 还有几户总收入上了10万 。 村民冉炳寅就是其中之一 。
来到冉家 , 恰好男、女主人都在 。 看到家里来了客人 , 这对夫妇非常热情 , 伴着寒暄 , 又是倒茶又是递烟 。 冉炳寅说 , 2013年左右 , 他家一次性就栽了10亩樱桃 。 今年价格好 , 赚了17万 。 谈到销售 , 他说:“我家的销售渠道较多 , 绝大部分卖给了来自四川宜宾的批发商;同时 , 以一斤18元的价格 , 装箱快递卖给了北京城建和陕汽 。 ”这时 , 他的妻子刘小玲抢过话头:“我还加入到村口的市场 , 和大伙一样搞零售 , 均价14元一斤 。 ”
当然 , 村上也有收入不是很理想的农户 。 一组组长付忠利今年的樱桃收入不足5000元 。
村上那么多农户靠务樱桃都发了 , 他家为什么卖的少?
“我家把4亩地流转出去了 , 3亩种的是庄稼 , 只栽了3亩樱桃 。 这3亩樱桃 , 只有5年的树龄 , 去年是零星挂果 , 卖了1000多;今年才进入初果期 , 因产量少 , 就以一斤18至20元的价格 , 在村口市场上零卖了 。 ”付忠利说 , 从眼下到田间的夏管情况来看 , 从明年以后 , 他家的樱桃产量 , 会逐年大幅提升的 。
在村委会 , 技术员王新军介绍 , 村上做过一项调查:在220户栽植樱桃的农户中 , 8亩至10亩的种植大户 , 占到了栽植户的30%左右 。 今年 , 除了几户收入超过10万元的外 , 达到8万元的达到了17户;超过5万元的 , 就有70多户;收入在3万左右的 , 在周陵 , 算是“掉了队”的 。
通讯员段建军王静】站在高处 , 崾先一排排高大的钢架大棚 , 正在如火如荼地加紧建设 。 那就是周陵村千亩樱桃示范基地 。 周陵的樱桃产业越来越走向现代化;周陵的樱桃产业 , 未来的发展将更具潜力;而眼下那泛着墨绿色的一大片樱桃园 , 定会让更多的周陵人走向致富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