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古诗全文及翻译是什么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 陆游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古诗全文及翻译是什么?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组诗作品 。
其一: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
其二: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
译文:
其一:迢迢万里的银河朝西南方向下坠,喔喔的鸡叫之声在邻家不断长鸣 。疾病折磨我几乎把救亡壮志消尽,出门四望不禁手搔白发抱憾平生 。
其二: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 。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
扩展资料:
这组爱国主义诗篇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的秋天,当时陆游已经六十八岁,罢归山阴(今浙江绍兴)故里已经四年 。但平静的村居生活并不能使老人的心平静下来 。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 。
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 。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
此时虽值初秋,暑威仍厉,天气的热闷与心头的煎沸,使他不能安睡 。将晓之际,他步出篱门,以舒烦热,心头怅触,写下这两首诗 。

陆游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本文分类:古代诗 发布时间:2013/12/8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①
三万里河②东入海,
五千仞③岳上摩天④ 。
遗民⑤泪尽⑥胡尘⑦里,
南望⑧王师又一年 。
——宋 · 陆游
注释
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秋夜天将亮时走出篱笆门迎着凉风产生的感想 。将晓,天将要亮时 。迎凉,外出乘凉 。
②三万里河:三万里,夸张形容很长 。河指黄河 。
③五千仞岳:五千仞,夸张,形容山很高 。仞:古代计算长度的单位,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 。岳:指西岳华山 。
④上摩天:向上能接触到蓝天 。摩,接触,摩擦 。
⑤遗民:被朝廷遗弃的人民 。这里指生活在被金兵占领的中原地区的百姓 。
⑥泪尽:眼泪流干 。
⑦胡尘:金国兵马扬起的尘土 。
⑧南望:向南方盼望 。
解读翻译
漫长的黄河朝东流入大海,
巍峨的华山高夺上云天 。
陷入敌手的百姓哭干了眼泪,
面向南方,在对官军收复失地的期盼中又过了一年 。
赏析
诗人写这首诗时,中原地区已经被金人占领了六十多年,当时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不思北伐收复失地 。诗人因此感到无比痛心,于是作了这首诗 。这首诗强烈地反映出诗人盼望收复中原的思想感情 。
诗的前两句,表面上写的是长长的黄河,高耸入云的华山,实际上写的是祖国的大好河山,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痛失祖国大好河山的悲愤之情 。后两句中的“泪尽”写出了在金人占领的地方人们受到的苦难,但是他们并没有绝望,而是一直等着大宋的军队去救他们,“南望王师又一年”,人们每一天每一年都在等待着 。最后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的悲痛,也写出了诗人对南宋统治者的失望和不满 。
全诗有写景有抒情,感情真挚,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之情 。
作业题
读了诗中所说的黄河和牵山,对中国有名的山川景物有哪些了解?和小朋友们比一比,看谁知道得多 。
扩展阅读
陆游读书的故事
南宋诗人陆游从小就刻苦勤奋地学习 。他勤于写作,在诗词、散文、历史等方面都有极高成就 。他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多成就,与他读很多书是分不开的 。
读他的《剑南诗稿》可知,他有一个“书巢” 。《读书》诗中说“寂寞衡门书满屋”“客来不怕笑书痴” 。“书满屋”指的就是“书巢” 。“书巢,,是他58岁时在山阴家中所建 。他还为此特意写了一篇散文《书巢记》,文中生动记述了他不顾老病,整日与书为伴,“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可见其“书巢”藏书之多 。
陆游爱书如醉如痴,如诗所言“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癫” 。他写了不少自己读书的诗,如《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冬夜读书》等 。诗人酷爱读书,至老不改,84岁时还谦虚地说自己是学问不足的“惊马”,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 。
诗人爱书,但反对死读书 。他认为读书须带着批判的眼光,只取精华,不留糟粕 。他认为读书人应重气节,不媚权贵,轻视利禄,读书在于“躬行”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古诗全文及翻译是什么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 陆游】 他在《自诒》诗中勉励自己“善言铭座要躬行”,并在《睡赍闻儿子读书》诗中告诫子孙“字字微言要力行” 。
陆游 · 示儿范成大 · 四时田园杂兴1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古诗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的全诗: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的译文
    迢迢万里的银河朝西南方向下坠,邻家的公鸡喔喔叫个不停 。
    疾病几乎把报国壮志消磨殆尽,出门四望不禁手搔白发抱憾平生 。
    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触青天 。
    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的创作背景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写于公元1192年,当时正是初秋,不过暑威仍厉,使诗人不能安睡 。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 。在长夜将晓之际 。诗人步出篱门,心头枨触,成此二诗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意思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的意思:遥远的银河向西南方落下,邻居家的公鸡鸣叫不停 。疾病把我的报国壮志几乎消磨殆尽了,出门以手搔白发,为自己的一生感到悲伤 。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碰触青天 。中原人民在胡人的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的原诗
    宋代:陆游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写作背景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写于公元1192年的秋天 。当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诗人年年盼望南宋能够出师北伐,却年年失望;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心中的悲愤与愁绪,以及希望引起南宋当国者警觉的心情 。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 。此时虽值初秋,暑威仍厉,使他不能安睡 。将晓之际,他步出篱门,心头枨触,成此二诗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全文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
    [注释]
    1.将晓:天将要亮 。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 。同题诗有二首,这是第二首 。
    2.三万里河:指黄河 。“三万里”形容它的长 。
    3.五千仞岳:指西岳华山 。“五千仞”形容它的高 。古人以八尺为一仞 。
    4.王师:指宋王朝的军队 。
    [译诗]
    三万里的黄河呵向东注入大海,
    五千仞高的华山呵上摩青天 。
    沦陷区的遗民眼泪都已哭干了,
    眼巴巴地盼望南宋军队一年又一年!
    [解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在一个秋夜里,天快亮时,走出篱笆门,碰上一阵凉风,眼望北国河山,不禁感慨万千 。将晓,快要天亮了 。篱门,用竹条编织的门 。迎凉,遇到一阵凉风 。也有解为乘凉的,不妥,因为“秋夜将晓”,秋季天气转凉,不是乘凉之日 。
    [赏析]
    这是一首爱国主义诗篇,作于宋宗光绍熙三年(1192)的秋天,诗人当时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 。
    诗人热情地赞美了沦陷区的祖国大好河山,对沦陷区百姓的痛苦予以极大的同情,而对南宋统治者不收复失地表示无比的愤慨 。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这两句描写了沦陷区祖国山河的壮美,充满了向往之情 。黄河滚滚东流,一直流入大海;西岳华山高耸,直插云霄 。诗人大笔如椽,极力赞美祖国的山河 。然而这美好的河山却一直被金人占领,字里行间流露出悲痛之情 。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两句写沦陷区的百姓热切盼望恢复之情景 。沦陷区的百姓在金人的铁蹄下痛苦呻吟,他们的泪水已经流干了,他们多么想回到祖国的怀抱啊,然而年年盼望王师北伐,年年都注定失望 。“泪尽”、“又”都是充满感情的词汇 。南宋统治者奉行投降路线,每每和金人签定“和约”,他们置沦陷区百姓的死活于不顾,诗人的感慨之情溢于言表 。
    这首诗爱憎分明,感情真挚、沉痛,尤其是前两句用夸张手法极力赞美祖国半壁河山的壮丽,正所谓“以乐景写哀,则哀感倍生” 。
    什么气势?我觉得是“沦陷区祖国山河的壮美”,即沦陷区祖国山河壮美的气势;
    什么愿望?我认为则是“沦陷区的百姓热切盼望恢复”,也可以说成是百姓盼望回归祖国 。
    偶认为是这样滴~~~当然,答案仅供参考______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古诗意思是什么?
    翻译: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 。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组诗作品 。
    全文: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
    扩展资料:
    “泪尽”一词,千回万转,更含无限酸辛 。眼泪流了六十多年,早已尽了 。但即使“眼枯终见血”,那些心怀故国的遗民依然企望南天;金人马队扬起的灰尘,隔不断他们苦盼王师的视线 。中原广大人民受到压迫的沉重,经受折磨历程的长久,期望恢复信念的坚定不移与迫切,都充分表达出来了 。
    以“胡尘”作“泪尽”的背景,感情愈加沉痛 。结句一个“又”字扩大了时间的上限 。他们年年岁岁盼望着南宋能够出师北伐,可是岁岁年年此愿落空 。他们不知道,南宋君臣早已把他们忘记得干干净净 。诗人极写北地遗民的苦望,实际上是在表露自己心头的失望 。
    他们还是不断地盼望下去 。人民的爱国热忱真如压在地下的跳荡火苗,历久愈炽;而南宋统治集团则正醉生梦死于西子湖畔,把大好河山、国恨家仇丢在脑后,可谓心死久矣 。诗人为遗民呼号,目的还是想引起南宋当国者的警觉,激起他们的恢复之志 。

    关于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 陆游的内容就分享到这儿!更多实用知识经验,尽在 www.hubeil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