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万国人12年随访研究:高血压对心血管病发病的影响排名第一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 , 如果说哪种疾病导致的死亡风险最高 , 最值得注意的话 , 心血管疾病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 已经多项研究和统计数据表明 , 因疾病死亡的各类疾病中 , 心血管疾病的比例远高于其他疾病 。 在近日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 , 我们每5例因病死亡病例中 , 就有2例心血管疾病 。
近日 , 在欧洲心脏杂志在线发表的由阜外医院牵头完成的一项针对我们中国人的前瞻性城乡流行病学研究(Pure-China)中 , 其统计数据显示 , 心血管疾病是中国城乡局部的主要致死病因 , 因病死亡的病例中 , 心血管疾病约占36% 。
4.7万国人12年随访研究:高血压对心血管病发病的影响排名第一
文章图片
这两组数据的对照说明了心血管疾病风险预防的重要性 。 而在我们谈到的第二篇研究论文中 , 还对心血管疾病的12种风险因素进行了对比研究 , 由于该研究是针对中国城乡居民进行的前瞻性研究 , 因此 , 对于我们中国人的心血管疾病风险预防来说 , 意义更加重大 。
在这项研究中 , 共纳入了中国东西部的12个省份包含115个城乡社区的47262名居民 , 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51.1岁 , 在参与研究时均无心血管疾病 , 平均随访时间长达11.9年 。 最终结合心血管疾病发病 , 死亡的相关数据 , 评估了与心血管疾病发病与死亡的12个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
4.7万国人12年随访研究:高血压对心血管病发病的影响排名第一
文章图片
研究中提出的12个危险因素 , 都属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 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类:
代谢危险因素:高血压 , 糖尿病 , 血脂异常和腹部肥胖 。
四个行为危险因素:吸烟 , 不健康饮食 , 饮酒和低体力活动
其他危险因素:教育 , 抑郁 , 握力下降和家庭空气污染
这些风险因素都是可以控制 , 可以改变的风险因素 , 对于预防和改善心血管疾病风险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
下面来和大家分享研究中的一些列数字:
4.7万国人12年随访研究:高血压对心血管病发病的影响排名第一
文章图片
该研究的数据分析显示 , 中国居民的主要死因包括为4个方面 , 心血管疾病比例最高 , 高达36% , 其次是癌症死亡比例为31.9% , 其他主要是伤害(7.5%)和呼吸道疾病(4.3%) 。
在随访的12年间 , 参与者总体上 , 心血管病发病率为每千人8.35人/年 , 而死亡率为每千人5.33人/年 。 而从城乡差别来看 , 农村居民因心血管病死亡的比例要高于城市居民的2倍以上(8.09/1000人VS3.04/1000人) , 而男性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 比女性也要高出1.5倍以上 。
通过归因分值分析 , 在12个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中 , 大约有59%的心血管疾病发生可以归因于这些风险因素 , 而大约有56%的心血管疾病死亡 , 也都可以归因于这12个危险因素 。
在这12个危险因素中 , 代谢危险因素对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影响最大 , 其中高血压的影响最大 , 高达25% , 其次是受教育程度低 , 影响值为10.2% ,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影响值7.8%)和腹型肥胖(影响值6.9%)排在第三位 。
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的前5位的影响因素按照影响从大到小分别是高血压 , 受教育程度低 , 不健康饮食 , 吸烟和空气污染 。
4.7万国人12年随访研究:高血压对心血管病发病的影响排名第一
文章图片
如果从性别分组来分析 , 女性心血管发病的前三位风险因素为高血压 , 受教育程度低和腹部肥胖 , 而男性的前三位风险因素为高血压 ,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 , 和受教育程度低 。
从城乡差异来看 , 导致城市居民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主要为高血压 ,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 , 受教育程度低和腹型肥胖 。 而导致农村地区心血管病发作的前四位风险因素为高血压 , 受教育程度低和不健康饮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