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绿色颜值”变“增收价值”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瞧 , 麦穗饱满 , 麦粒颗颗鼓着‘肚子’ , 今年是个大丰收!”不久前 , 在肥西县多个家庭农场 , 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忙碌 , 在轰鸣声中 , 金黄的麦穗脱粒入仓 , 农民们抢收夏粮时不由感叹 , 丰收的喜悦遍布田间 。
仓廪实 , 底气足 。 上半年 , 肥西交出一份沉甸甸的“三农”答卷 。
上半年 , 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89亿元、同比增长3.3% 。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82元、同比增长6.4% , 增速全市第一 。
夏粮再丰收
今年以来 , 肥西县全力抓牢粮食生产关键环节 , 有序推动粮食生产稳政策、保面积、增产量、提效益 。
上半年 , 夏粮面积25.3万亩、总产8.6万吨 , 分别完成全县粮食任务的22.6%、19.1%;油菜面积7.7万亩 , 总产1.32万吨 , 增长20.2% 。 截至6月底 , 夏种全面结束 , 在地粮食作物面积89.6万亩 , 同比增长3.9% 。
肥西:“绿色颜值”变“增收价值”
文章图片
小麦收割 。 孟建中摄
此外 , 上半年全县重要农产品供应充足 , 蔬菜面积11.29万亩、同比增长3.7%;蔬菜产量13.26万吨、同比增长4.72%;肉蛋奶总产量5.99万吨、同比增长18.2%;水产品产量2.32万吨、同比增长2.2% 。
肥西:“绿色颜值”变“增收价值”】放眼望肥西 , 土壤墒情总体适宜 , 夏种出苗质量总体向好 , 在地水稻苗情长势良好 。 绿油油的秧苗在田间布满开来 , 不久后 , 这里即将迎来稻米飘香的丰收季 。
绿色生产 , 是肥西县近年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 全县拥有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 , 面积20万亩 。 同时 ,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和有机肥替代等技术 , 建立化肥减量增效千亩示范区9个、病虫害绿色防控农药减量千亩示范区12个 。 落实巢湖流域一级保护区绿色生产面积2.89万亩 。 上半年 , 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100% , 新增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16个、认证产品19个 , “肥西大米”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农田变良田
怎样让一亩地种出更高效益?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 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 。 目前 , 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按省、市要求的时间节点 , 肥西现已全部完成2万亩的建设任务 。
2022年 , 两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全面启动 , 2万亩高标准农田在丰乐镇和官亭镇实施 。 其中丰乐镇2022年高标准农田已于5月28日在全市率先开工建设 。 官亭镇完成了项目的施工招标挂网工作 , 将于近期完成招标并开工建设 。
肥西:“绿色颜值”变“增收价值”
文章图片
高标准农田 。 孟建中摄
此外 , 根据合肥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提升市级试点的通知》 , 肥西县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试点建设任务0.3万亩 , 在山南镇长庄村实施 ,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施工招、投标工作 , 于6月21日开工建设 。
高标准农田一头连着粮食安全 , 一头连着农民增收 。 沿着“建管并重”的思路 , 肥西高质量开展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 。
为延长项目建成区工程设施的使用年限 , 保证工程效益长期发挥 , 肥西县相继出台了《肥西县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建成区管护实施方案》《肥西县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建成区管护考核验收评价办法(试行)》和《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建成区管护标准》等措施办法 , 不断加强对已建农田工程的建后管护工作 。
建设项目落实了 , 生产效率提高了 , 田间人气更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