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什么意思?

中华是一个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极为重视人际交往的礼节 。加上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更是衍生出了各种习俗礼仪的讲究 。
比如农村老话说“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这句话就包含了诸多的讲究 。
喜不送伞

老话说“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中国人讲究吉祥吉利,特别是逢大喜事的时候,更是强调好兆头 。为此,送礼之时,自然要讲究吉利 。
但“伞”和“散”发音很相似,有散去、拆散的意思 。对于一些特定的喜事,比如新人订婚结婚,就不要送伞了,和送礼时不给别人送“钟”是同样的道理,有着两人分散、家庭破碎的含义,是不合场合礼节的 。
一般来说,亲朋好友给新人送礼,基本内容都离不开:酒、粮食、布料、红枣、老酒、桂圆、红糖等,一些少数民族还有送面条等讲究,或者送成对成套的家居物件也是合理的 。
寿不送烟
在给老人过生日做寿时,不给老人送烟,是为什么呢?
首先,众所周知,吸烟有害身体健康 。
中国人过寿讲究在60岁之后,这时候这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更要强调科学养生,避免接触烟酒等物 。
通常情况下,在老人过寿时,一般都会给老人送寿桃、寿面等寓意长寿健康的礼物,又或者送一些保健养生用品,既讨好彩头,图吉利,又实用 。
丧不后补
中国人格外重视的两件大事:红白两事 。不过要注意的是,红事的随礼都可以在之后补上,但丧事随礼是个例外 。
因为丧事要“特事特办”,参加丧事的人,所带礼物多为纸钱鞭炮或其他祭祀供品,捐助的钱财,也都用于办理丧事 。
而人逢白事,都是伤心的,办理结束后,就代表悲痛的往事不再提,日子继续向前看 。
若在事后给人家补上丧事随礼,显然又在提醒往事,揭人伤疤 。
再者,葬礼已过,过世人入土为安,后面再补礼,会显得不太尊重逝者,所以,就有了“不后补”的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