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小金县:做强牦牛绿色产业链

本文转自:新华社
山高云低 , 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美兴镇下马厂村麻足寨的山顶 , 村民唐裕龙正给养殖场的牦牛喂饲草、铲牛粪 。
阿坝州远龙养殖有限公司的这个养殖场养了400多头牦牛 , 产生的牛粪被收集起来 , 再运到旁边的一个大棚 。
在大棚里 , 牛粪底下生活着密密麻麻的蚯蚓 。 与牛粪大棚扑鼻的异味相比 , 采访人员在蚯蚓大棚里却闻不到异味 。
四川小金县:做强牦牛绿色产业链
文章图片
四川小金县:做强牦牛绿色产业链】阿坝州远龙养殖有限公司在大棚里用牛粪养蚯蚓 。 新华社采访人员李倩薇摄
“牛粪可以养蚯蚓 , 而蚯蚓消化牛粪后剩下的残渣和排泄物又成为有机肥 , 有机肥可以用来种蔬果 。 ”阿坝州远龙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光波说 , 该养殖场每年约产生1000吨牛粪 , 共养殖6亩蚯蚓 , 大部分牛粪被改造成有机肥 。
马光波介绍 , 牛粪、蚯蚓、有机肥之间形成的种养循环立体农业模式 , 不仅大大减少了高原环境污染 , 还能变废为宝、产生效益 。
此前 , 这块属于下马厂村集体的场地闲置了6年 。 现在 , 村集体每年有7万元租金收入 , 养殖场还吸纳20多名村民务工 。 同时 , 公司将牛粪养蚯蚓的技术传授给当地村民 , 与村民签订有机肥、蚯蚓收购合同 , 村民每亩年均有2万余元的收入 。
“现在每个月有5000多元的务工收入 。 ”唐裕龙告诉采访人员 , 自己还在学习养殖技术 , 下一步准备在家里用牛粪养蚯蚓 , 增加收入 。
四川小金县:做强牦牛绿色产业链
文章图片
阿坝州远龙养殖有限公司的养牛场 。 (受访对象供图)
按照四川省内对口帮扶政策 , 成都市新津区对口帮扶小金县 。 阿坝州远龙养殖有限公司就是由新津区引进1800万元社会资本与小金县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 。 “下一步 , 这种种养循环模式将在小金县进一步推广 , 盘活更多闲置农场 , 带动更多村民增收 。 ”新津区对口支援工作队领队周振林说 。
在海拔3100米的美兴镇大坝村饲草种植基地 , 种植着150亩饲草 。 在小金县 , 像这样的基地还有不少 , 全县饲草种植面积达4000多亩 , 年均产出约2400吨干草 。
小金县畜牧中心主任潘朝勇说 , 小金县地处川西北高原 , 山多地少 , 牦牛养殖产业是高半山上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 但冬春季草场资源缺乏 。 为解决这一难题 , 小金县和新津区对口支援工作队在全县盘活高半山撂荒土地资源 , 今年增加饲草种植面积近3000亩 , 同时 , 加大饲草加工点建设和移动式小型加工机械配备 。
饲草是前端 , 养殖和销售是中后端 。 今年5月 , 在相关部门的推动下 , 小金县70多个养牛大户联合成立“牦牛健康养殖协会” , 成立疫病防治、养殖、选牛3个技术组 , 带动全县牦牛产业发展 。
目前 , 小金县牦牛存栏量10万余头 , 已建成牦牛标准化养殖场及合作社76个 , 牦牛适度规模养殖覆盖农户460余户 , 每年户均增收1.2万元 。 “小金县牦牛产业已初步形成饲草、养殖、深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 ”周振林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