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五次亲征蒙古,都有什么影响?

明成祖朱棣是历史上争议颇大的一位帝王 , 他雄才大略 , 文武全才 。 他开创了明初盛世 , 南征北伐 , 巩固了南北边防 , 维护了中国版图的完整 。 另一面又好大喜功 , 多疑好杀 , 手上沾满了鲜血 。
永乐帝朱棣曾五次出征蒙古 , 史家赞誉“五出漠北 , 三犁虏庭” , “功高汉武 , 业迈唐宗” 。 过去汉武帝和唐太宗虽然也屡破北狄 , 但都是派大将出征 。 像朱棣这样以天子身份远征大漠的 , 明成祖是第一人 。 那么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御驾亲征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五次亲征蒙古,都有什么影响?
文章图片
明成祖朱棣
蒙古贵族的不断挑衅和叛乱
明成祖即位的时候 , 蒙古内部互相残杀 , 并分裂为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 。 兀良哈部因“靖难”时“从战有功” , 明成祖待之甚厚 , 永乐年间一直和明朝和睦相处 , 和明朝对抗的是鞑靼和瓦剌两部 。
明成祖朱棣一开始对蒙古是采取怀柔政策的 。 永乐七年 , 明成祖朱棣曾给鞑靼的大汗本雅失里写信称:“朕主中国 , 可汗王朔漠 , 彼此可相安无事” , 表达了和平共处的善意 。 但当时鞑靼在蒙古部落中实力最强 , 大汗本雅失里也因此狂妄自大 , 不知好歹 , 竟然杀死了明朝使臣郭骥 , 朱棣也是忍无可忍 , 才决定征讨蒙古 。
一开始朱棣并没有亲自出马 , 他派出了在“靖难之役”中立有首功的丘福率领十万精兵进行讨伐 , 丘福轻敌冒进 , 导致十万大军全军覆没 。 天威震怒 , 永乐八年朱棣亲率五十万大军北伐蒙古 。
明成祖首次北征历时三个多月 , 纵横二三千公里 , 虽然末能全歼鞑靼军队 , 却扫荡了其根据地斡难河、胪朐河一带 , 促成了鞑靼内讧 , 致使大汗本雅失里在逃亡途中被瓦剌杀死、太师阿鲁台称臣朝贡(瓦剌首脑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等人已经臣服明朝) 。 明朝成了鞑靼与瓦剌两大势力的宗主国 , 明成祖不仅是中原的帝王 , 也是蒙古的帝王 。 他称:“华夷本一家 , 朕奉天命为天子 , 天之所覆 , 地之所载 , 皆朕赤子 , 岂有彼此 。 ”
明成祖首次北征之后 , 蒙古草原的大、小封建主基本上已经和明朝建立了隶属关系 , 主要形式有封王和设卫 , 按级别对归附者分别授予王、都督、指挥、正副千户、百户等 。 但由于游牧民族反复无常 , 瓦剌、鞑靼臣服明朝的情况下相继叛乱 , 明成祖于永乐十二年(1414)、永乐二十年(1422)、永乐二十一年(1423)、永乐二十二年(1424)对反叛者进行讨伐 , 毫无疑问朱棣后四次北伐漠北是平定叛乱的 。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五次亲征蒙古,都有什么影响?
文章图片
政权巩固 , 经济繁荣
明成祖即位后 , 进一步削弱了藩王的势力 , 恢复了锦衣卫 , 增设了东厂 , 初步设立了“内阁” , 这些措施都加强了皇权 。 太子朱高炽宽厚仁慈且有才干 , 朱高炽每次都圆满完成了监国任务 。 这些让朱棣放心 , 没有篡位等后顾之忧 。
明朝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休养生息 , 到了永乐年间达到了繁荣 。 永乐九年仅储存的仓粮就达一千九十八万石之多 , 可供军队十年俸粮 。 “宇内富庶 , 赋入盈羡” , 国富民强 , 为明朝北伐蒙古提供了物质保障 。
朱棣自身勇武刚毅、好大喜功的性格
明成祖出生行伍 , 在他还是燕王时 , 就“屡帅诸将出征” , 在近十年间 , 六次离开北平出征或巡边 , 金戈铁马 , 亲历战争 , 培养了军事才能 , 磨炼了勇武刚毅的性格 , 有“欲威治万方”的抱负 。 就像老农离不开田地一样 , 金戈铁马的战争生活对他有天然诱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