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宝塔糖”火遍中国,后来却消失不见,苏联的教训不能忘( 二 )


80年代“宝塔糖”火遍中国,后来却消失不见,苏联的教训不能忘
文章图片
后来经过科研人员的改良 , 对驱虫药进行了加工 , 在其中加入了很多的糖 , 果然加了糖份的驱虫药很受孩子们的欢迎 , 这也就成为了后来的“宝塔糖” 。 经过改良的“宝塔糖”正好符合了孩子喜欢吃甜的喜好 , 有的孩子甚至不知道这是一种药 , 而是将“宝塔糖”当作一种糖来吃 。
事实证明 , “宝塔糖”的出现 , 在满足孩子们喜欢吃糖的同时 , 也大大降低了孩子们患蛔虫的概率 , 一举两得 。 但是经过一段时期后 , “宝塔糖”却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 而这与苏联有着很大的关系 。
苏联的教训
中国在与苏联签订了友好互助合作条约之后 , 苏联便派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员支援中国 , 帮助中国发展 。 在当时 , 我们国家的制药业比较落后 , 还无法自主研发驱虫药物 , 因此苏联便派出了这方面的专家 , 带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协助我们 。
80年代“宝塔糖”火遍中国,后来却消失不见,苏联的教训不能忘
文章图片
但是随着中国与苏联关系的变化 , 苏联不再继续帮助我们 , 苏联调回了专家带走了设备 , 即便是中国有蛔蒿 , 但中国没有技术和设备 , 就无法生产出“宝塔糖” 。
不过即便中国没有技术和设备 , 中国也不会退缩 , 中国人就是有面对困难不退缩的精神 。 没有了技术和设备的支持 , 我们自己探索出技术、自己研发设备 , 通过科研人员的努力 , 最终掌握了制作“宝塔糖”的技术 , 可以自主研发“宝塔糖”了 。
但是苏联给中国的教训不能忘记:如果长时间的依赖其他国家的援助 , 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如若我们失去了其他国家对我们的援助 , 就如“刀板上的鱼肉 , 任人宰割” 。 因此国家要强大就必须自己掌握技术 , 只有掌握了技术 , 在国际社会上才会有更多的话语权 。
80年代“宝塔糖”火遍中国,后来却消失不见,苏联的教训不能忘
文章图片
宝塔糖的消失
可是当中国掌握了技术和设备 , 原材料又出现了问题 。 “天有不测风云” 。 中国迎来了罕见的自然灾害 , 这场灾害持续了三年之久 。 在这期间粮食产量急剧减少 , 为了缓解饥饿人们只能挖野菜进行充饥 , 这也使得蛔虫的发病率大大提高 。 但是为了种更多的粮食 , 蛔蒿的种植面积也在减少 , 毕竟解决粮食危机才是重中之重 。
当国家的动荡时期结束之后 , 国情有所缓解 , 人们又开始普遍的种植蛔蒿 , 制药厂也开始大规模的生产“宝塔糖” , 致使80年代“宝塔糖”火遍全国 , 成为了孩子们的零食 。 但是经过一段时期的生产 , “宝塔糖”的市场已经饱和了 , 供给大于需求 , 这也就导致“宝塔糖”的价格降低 , 蛔蒿的价格更是一跌再跌 , 因此便没有人去种植蛔蒿了 。
80年代“宝塔糖”火遍中国,后来却消失不见,苏联的教训不能忘
文章图片
1982年国家将“宝塔糖”从市场淘汰了 , 用其他的药物代替了宝塔糖 , 慢慢地淡出了孩子们的视野 , 成为了那一代人记忆里的味道 。 即便在现在依然能看到“宝塔糖” , 但是其原料早已不是蛔蒿 , 已经没有了当时的味道 。
时光流逝 , 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 , 社会在进步 , 周围的世态万千都在变化 , 而唯一不变的就是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童年时光 , 它将永存我们的记忆之中 。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