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药一针1632万,是“救命”还是“要命”?

世人常说 , 金钱买不来时间 , 买不来生命 。 可当金钱能够买来生命 , 却昂贵到无法支付 , 那到底是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呢?而这种听起来匪夷所思的情况居然真实的发生了 。
天价药一针1632万,是“救命”还是“要命”?
文章图片
新生婴儿危在旦夕 , 天价药物真能救命
现在的人常常在抱怨治疗费用昂贵 , 小小的感冒可能都要花个上百块 , 可是一千六百多万的药 , 你听说过么?
2021年5月 , 英国一名五个月大的婴儿接受了诺西那生纳注射治疗 , 这一针注射就花费了180万英镑 , 折合人民币整整1632万 。
这价格听起来很离谱对不对?可该婴儿确实因为这离谱的花费成功活了下来 , 他接受注射后摆脱了呼吸机 , 开始康复 。 金钱诚可贵 , 生命价更高 。
天价药一针1632万,是“救命”还是“要命”?
文章图片
1632万买一条鲜活的生命 , 贵吗?并不贵 。 可又有多少人能够承担得起这个价格呢?
很显然 , 大部分人 , 甚至可以说是百分之九十的人根本不具备承担费用的资格 , 这部分人面对和那个英国家庭一样的状况时 , 只能无力、悲痛的接受失去亲人的痛苦 。
这种将目标锁定在婴儿身上 , 能够轻易夺走新生儿性命的疾病叫做脊髓性肌肉萎缩症(简称SMA) , 患者由于脊髓前角细胞的变形会导致肌无力和肌肉萎缩 , 如果没有接种注射 , 那他将活不过一年 , 正是这一针将他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 。
天价药一针1632万,是“救命”还是“要命”?
文章图片
那个婴儿是幸运的 , 他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 , 他成功的活了下来 , 他以后会像其他普通小孩子一样快乐的长大、生活 。 而更多的孩子或许就是在还没有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之时 , 就不明不白的离开了 。 残酷的现实让人无力 , 但也无法改变 。
“天价药物”为何天价?
2018年 , 一部电影横空出世 ,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剧情发人深省 , 那就是当时风靡一时的《我不是药神》 。
该片讲述了神油店老板程勇从一个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贩 , 一跃成为印度仿制药“格列宁”独家代理商的故事 。 而仿制药的正版药物格列卫进入大家的视野 。
天价药一针1632万,是“救命”还是“要命”?
文章图片
这个药对于白血病的治疗效果非常好 , 可以说是白血病患者的福音 。 可引起大家热议的不是它的药效 , 而是它高昂的价格!
一盒药的费用高达两万 , 并且只够支撑一个月 , 也就是一年的治疗起码需要二十万 。 这也成了压垮骆驼的稻草 , 更多的白血病患者选择放弃治疗 , 也有一些人治疗中途倾家荡产 , 只能向命运妥协 , 无奈又无助 。
值得一提的是 , 格列卫与诺西那生纳注射治疗来自同一家研发公司——诺华公司 。 诺华公司的总部设在瑞士 , 是一家大型跨国医药集团 。 它的业务遍及世界 , 是世界三大药企之一 , 影响力非常之大 。 那么这些“救命药”为什么价格如此高昂呢?
天价药一针1632万,是“救命”还是“要命”?
文章图片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孤儿药”这个概念 , 这是个普通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接触到的词 。
在业内 , “孤儿药” , 是专门指患病人群不到10万人的指定药物 , 所针对的疾病通常为人类罕见疾病 , 市场需求少 。 而SAM每年在全球范围内患病人数都不超过60个 , 可想而知这到底有多么罕见 。
其实像这种药物价格昂贵也是情有可原的 。 首先一款新药的研发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 反复的实验 , 反复的修改 , 不仅研究所需时间长 , 动辄几年甚至十年以上 , 尽管如此 , 研发的成功率也是非常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