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与原配离婚,娶了自家30岁保姆,婚后生下一子,老父亲乐开花

70岁与原配离婚,娶了自家30岁保姆,婚后生下一子,老父亲乐开花
文章图片
不完满才是人生 。 ——季羡林
曾经不去寻求 , 往事不再回头 , 幸福其实很简单 , 就是永远向前看 。 人生中有太多的年华 , 发生过太多的故事 , 它们锁在心房、嵌在心底 , 当念起时 , 却喑哑无声 。
人的一生很多时候都是在孤独前行 , 就连国学大师季羡林也不曾例外 。 季羡林曾与儿子几番离合 , 甚至彼此决裂 。
70岁与原配离婚,娶了自家30岁保姆,婚后生下一子,老父亲乐开花
文章图片
父子聚少离多 , 渐生隔阂
季羡林 , 山东人 , 1911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 , 虽然出生于旧时代的农民家庭 , 但他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 从私塾到小学 , 从初中到高中 , 一步步扎实的学业生涯为他以后的国学成就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
季羡林在高中时期学习了德语 , 他的进步非常快 , 学习能力强 , 所以他在高中时期就翻译了很多国外经典名著 。
70岁与原配离婚,娶了自家30岁保姆,婚后生下一子,老父亲乐开花
文章图片
高中毕业后 , 他考上了清华大学 , 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 , 在很多学术领域都有所建树 , 被人们称为国学大师 。
成名之后的季羡林 , 家庭和事业并非"双丰收" , 但他和儿子的关系却一直都很疏远 。
1935年 , 季羡林的儿子季承出生于山东济南 , 孩子出生之时季羡林并不在身边 , 而是在国外留学 , 得知孩子出生后也并没有第一时间回国 , 直到11年之后才第一次与儿子相见 。
季羡林错过了儿子成长的最重要阶段 , 导致父子二人之间出现了隔阂 , 有一种"即使相逢亦不识"的感觉 。
70岁与原配离婚,娶了自家30岁保姆,婚后生下一子,老父亲乐开花
文章图片
为了拉近与儿子的距离 , 季羡林可谓是煞费苦心 , 他送给了儿子一支在国内很难买到的钢笔 , 季承第一次收到父亲的礼物 , 喜出望外 , 渐渐开始接纳父亲 , 二人度过了一段非常短暂的快乐时光 , 但好景不长 , 季羡林便又回到了工作岗位 , 来到了北大担任教授 。
在北大任教期间 , 季羡林很少回到家中看望妻子和儿子 , 哪怕是每年的寒暑假 , 季羡林也很少回家团聚 , 导致和儿子的关系再次生疏起来 。
但是季承还是非常崇拜季羡林的 , 此时的季羡林名声大噪、受人敬仰 , 为了能和父亲在一起 , 季承暗自下定决心 , 一定要考上北京的大学 。
70岁与原配离婚,娶了自家30岁保姆,婚后生下一子,老父亲乐开花
文章图片
1952年 , 季承如愿以偿的来到北京念大学 , 三年之后顺利毕业 , 并被分配到一家研究所做翻译 。 虽然这几年季承一直在北京读书工作 , 但是依旧没有太多机会和父亲季羡林见面 。
此时的季承年轻气盛 , 正处于叛逆期 , 见到父亲丝毫不关心自己的学业和工作 , 逐渐和父亲断绝了往来 。
70岁与原配离婚,娶了自家30岁保姆,婚后生下一子,老父亲乐开花
文章图片
父子决裂 , 季承恋上保姆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十年特殊时期 , 季羡林受到了迫害 , 在这期间季承便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 , 他不仅要挣钱养家 , 还要照顾病重的母亲 , 忙的不可开交 。
后来季承为母亲雇了一个保姆 , 名叫马晓琴 , 马晓琴年纪尚小 , 没有什么文化 , 但照顾人无微不至 , 让季承母子对她都很满意 。 季承母亲因病去世后 , 留下遗言要与人为善 , 保姆人很好也要多加善待 , 季承谨遵教诲 , 一直没有辞退保姆马晓琴 。
改革开放之后 , 季羡林得以回到家中与亲人团聚 , 但此时的家庭早已物是人非 , 季羡林看到破落的庭院 , 触景生情 , 伤心不已 。
70岁与原配离婚,娶了自家30岁保姆,婚后生下一子,老父亲乐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