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完成一例高难度多合并症微创瓣膜手术

本文转自:人民网
近日 ,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简称厦心)心脏瓣膜介入团队 , 成功运用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MitraClip) , 治疗一名重度二尖瓣反流合并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患者 。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完成一例高难度多合并症微创瓣膜手术
文章图片
厦心团队于2021年开展省内首例二尖瓣钳夹术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完成一例高难度多合并症微创瓣膜手术】患者为68岁的老年女性 , 4年前开始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大汗淋漓等症状 , 随着病情进展 , 症状越来越严重 , 这次入住厦心时血压一度降至60/30mmHg , 处于休克状态 , 随时有猝死危险 。 经过详细检查 , 患者患有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 重度二尖瓣反流及快心室率房颤 。
“二尖瓣是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的瓣膜 , 由于先天性异常或者后天性病变无法完全闭合 , 导致从左心房流入左心室的血液反流至左心房 , 出现二尖瓣反流 。 ”厦心王焱院长介绍:“二尖瓣反流是很常见的瓣膜疾病之一 , 随着年龄增高发病率升高 。 一般轻度的返流 , 患者可以没有任何表现 , 但是如果返流加重会出现呼吸困难、疲乏无力、活动耐力下降甚至夜间不能平卧等症状 ,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 预期寿命明显缩短 。 ”同时 , 患者合并有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 且属于典型的“SAM征” , 即在心脏收缩时二尖瓣前移导致左心室正常血流受阻 , 从而可能诱发黑朦、晕厥、甚至心源性猝死 。
住院期间 , 虽经积极的药物治疗 , 但是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 。 经过充分讨论评估后 , 厦心心脏瓣膜团队决定用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为患者行二尖瓣修复手术 。 据了解 , 对于中重度二尖瓣返流 , 外科开胸手术仍是主流的治疗方式 , 但相当一部分的二尖瓣反流患者因为心功能低下、合并症多、高龄等因素不适合外科手术 。 二尖瓣钳夹术是近年来才进入我国的微创高精尖介入手术 , 相较于传统心外科开胸手术 , 这种手术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 避免体外循环和心脏停跳风险 。
术中在麻醉、超声影像、心脏重症监护、介入护理等多学科的配合下 , 王焱院长带领团队通过微创的方式 , 成功为这名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二尖瓣大量反流的患者植入瓣膜夹合器 , 同时解决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血流受阻及二尖瓣反流两个问题 。 术后患者症状改善明显 , 目前已顺利出院 。
据悉 , 厦心在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等瓣膜性疾病的微创介入治疗领域技术水平处于全国领先 , 已成功救治数百名高危高龄患者 , 其中多项手术为全国首例 。 王焱院长表示:“微创介入技术为外科手术高危的瓣膜病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 相信随着器械和技术的不断发展 , 必将给瓣膜病患者带来更为多元化、多样化的治疗方式和更好的治疗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