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味中药——山楂

每日一味中药——山楂
山楂属消导药 。
山楂为蔷薇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山里红、山楂、或野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 。 前两者习称“北山楂” , 后一种习称“南山楂” 。 我国大多数地区均产 。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 , 晒干 。 生用或炒用 。
【处方用名】
【每日一味中药——山楂】山楂、楂肉、焦山楂、山楂炭、炒山楂 。
【性味归经】
酸、甘 , 微温 。 归脾、胃、肝经 。
【功效主治】
本品味酸而甘 , 性微温 , 功善健脾开胃 , 促进消化 , 尤善消化油腻肉食积滞 , 为消食积滞要药 。 又有行气散瘀之效 。
1、消食化积:用于肉食积滞证 。 常配麦芽、神曲等同用 。 亦可单用山楂水煎服 。
2、行气散瘀:用于泻痢及瘀滞腹痛 。 如泻痢不爽 , 可用焦山楂单味煎服 。 产后瘀阻腹痛 , 恶露不尽 , 瘀血闭经等证 , 常配以当归、川芎、益母草等药同用 。 心腹刺痛 , 可配其他活血化瘀止痛之品;疝气坠胀疼痛 , 可配桔核、小茴、荔核等同用 。
【用量用法】
9~12克 , 大剂量30克 。 煎服 , 消食多炒用 , 止痢、化瘀多炒炭用 。
【参考资料】
《新修本草》:“汁服主水利 , 洗头及身差疮痒 。 ”
《随息居饮食谱》:“醒脾气 , 消肉食 , 破瘀血 , 散结消胀 , 解酒化痰 , 除疳疾 , 止泻痢 。 ”
药物成分:山里红含酒石酸、柠檬酸、山楂酸、黄酮类、内酯、糖类及甙类 。 野山楂含柠檬酸、苹果酸、山楂酸等 。
药理:本品对心血管系统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 , 扩张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血压、降血脂等 , 又有收缩子宫及增强胃液消化酶活性的作用 。 焦山楂煎剂对各种痢疾杆菌有强烈的抗菌作用 。
{附}(凡以消食开胃 , 治疗饮食积滞为主要功用的药物 , 称消导药 。 消导药大多味甘性平或温 , 归脾胃二经 。 具有消食开胃作用 , 可治宿食不化所引起脘腹胀满 , 嗳气吞酸 , 恶心呕吐 , 大便失常 , 以及脾胃虚弱 , 消化不良等证 。
使用本类药物时 , 应根据不同的病情予以适当的配伍 。 如脾胃虚弱、运化无力者 , 当配健脾调胃药;若兼脾胃虚寒者 , 当配温中暖胃药;湿浊内阻者 , 可配芳香化湿药;食积气滞者 , 可配理气药;若食积化热者 , 又当配苦寒清热药;大便秘结者 , 当配泻下药 。 本类药物多能耗气 , 故纯虚无实者 , 不宜使用 。 )
(内容摘自杨永良主编的《中药学》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