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盘活闲置土地4.27万亩 昔日抛荒地今朝变良田

本文转自:红网
红网时刻新闻8月15日讯(通讯员左振华)耕地保护和利用事关粮食安全 , 但随着农村劳动力外流 , 一些耕种条件薄弱的耕地渐渐抛荒 , 造成耕地浪费 。 近年来 , 攸县多措并举、因地制宜 , 积极探索抛荒地难题“解法” , 全力推进抛荒地复耕复种 , 一批沉睡已久的抛荒地重新披绿 , 重新焕发新的生机 。
攸县:盘活闲置土地4.27万亩 昔日抛荒地今朝变良田
文章图片
丫江桥镇源佳村地处边远山冲 , 由于一些村民小组地块小、呈梯田形状 , 又无机耕道 , 数年来部分耕地一直被弃耕抛荒 。 为治理耕地抛荒 , 2021年1月 , 攸县农业农村部门积极与株洲市湘东仙竹米业有限公司进行对接 , 通过企业入局的方式助力荒地变“粮”地 。
“当时我们了解到 , 那里耕地抛荒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路 。 2021年3月份 , 我们公司流转近300亩的土地以后 , 首先就是开路 , 把路打通 , 人、机械和农资都可以运进来 , 产品可以运出去 。 ”湘东仙竹米业公司驻企联络员贺龙玉介绍 。
株洲市湘东仙竹米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优质稻基地生产、大米加工、销售和市级成品大米储备的民营企业 , 也是全省十大大米加工企业之一、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 近年来 , 企业发展优质水稻产业 , 并先后在鸾山镇桃源村等全县5个村种植绿色无公害有机稻 。 进驻源佳村之后 , 企业随即对村里6个小组约150亩抛荒耕地进行治理 , 两年来新修机耕路近25公里 , 开挖山塘2口 , 投入资金近60万元 。 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 企业投入这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源佳村治理耕地抛荒 , 主要有两点原因 , 第一个是看到耕地抛荒 , 非常浪费土地资源;第二个原因 , 公司要找到能生产高端的、健康的、无污染的绿色大米和有机大米的环境 , 而源佳村就非常适合 。
目前 , 企业在源佳村流转的200多亩田地现已全部种上了绿色有机稻 , 这不仅让该村的荒地和坡地变成良田 , 还把生产出的有机大米端上了人们的餐桌 。
位于攸县东部的莲塘坳镇山田村也属于山区 , 却没有源佳村那样幸运 。 在莲塘坳镇山田村彭家龙组和石家塘组 , 同样由于地理位置原因 , 这里的80余亩耕地基础条件差 , 出现了长期抛荒的现象 。 虽然没有外界的支持帮助 , 但山田村干部主动作为 , 凝聚各方力量 , 通过争项引资、农户免租等方式 , 以及村里支援一部分、村民捐款一部分 , 自筹资金近8万元新修机耕路1000余米 , 修复山塘2口 , 治理抛荒耕地70余亩 。
此外 , 江桥街道泥脚巷村、皇图岭镇新联村等地还通过党员带领土地承包人 , 以自筹及众筹的方式投入资金修复机耕路、完善排灌沟渠 , 想方设法开展抛荒耕地复耕复种 , 使荒地蜕变良田、良田长成粮田 。
攸县:盘活闲置土地4.27万亩 昔日抛荒地今朝变良田】攸县农业农村部门数据显示 , 今年截至目前 , 全县已累计治理抛荒耕地4.27万亩 , 约占总任务95% 。 下一步 , 攸县将加大力度调动镇、村、新型农业主体和广大干群参与抛荒治理 , 抢抓农时进行复耕复种 , 确保尽快全面完成存量抛荒耕地清零目标 ,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