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膜下“挖隧道”精巧“拆弹” 市一消化科团队成功切除巨型食道肿瘤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
黏膜下“挖隧道”精巧“拆弹” 市一消化科团队成功切除巨型食道肿瘤
文章图片
图说:市一消化科团队成功为患者手术采访对象供图
切开食道部分黏膜打“孔” , “钻”到黏膜下层 , 巧妙利用消化道黏膜层和固有肌层之间的空间建立入口仅为2厘米的微小“隧道” , 拆解巨型肿瘤 。 近日 ,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消化科联合胸外科、麻醉科、手术室团队应用内镜隧道技术(STER)成功切除一大小约11厘米×4厘米×2厘米的食道巨大黏膜下肿瘤 , 解除患者病痛折磨 。
35岁的患者孙先生1个月前突发吞咽困难 , 伴随着症状的加剧 , 遂来到市一南部消化科李百文主任医师的门诊求助 。 经胃镜、胸部增强CT及超声胃镜检查发现 , 孙先生的食管距门齿28厘米以下有一不规则的巨大黏膜下肿瘤 , 并向腔外(纵隔内)生长 , 横径大于食道1/2周 。
肿瘤巨大、生长部位特殊、病变涉及范围广 , 周围靠近心脏、肺脏、胸主动脉等重要脏器 , 如何为患者实施安全有效的切除方案成为手术团队面临的重要难题 。 在医院南部医务处的牵头下 , 消化科联合胸外科、麻醉科等组织了MDT讨论 。 结合影像学分析 , 考虑到肿瘤可能为巨大间质瘤或平滑肌瘤可能 , 若直接采取胸外科手术创伤较大 。
因此 , 市一南部消化科李百文主任医师团队和胸外科阮征主任医师团队决定以消化内镜隧道技术(STER)为主先行手术切除 , 同时胸外科团队全程保驾护航 , 一旦遇突发事件可及时进行内外科“双镜联合” , 以最大程度保证手术成功和患者安全 。
据介绍 , 消化内镜隧道技术是一种全新的高级内镜介入诊疗技术 , 其原理是经内镜下于肿瘤上方食道黏膜处做小切口 , 超微创建立黏膜下隧道 , 并于隧道内寻见肿瘤将其剥离切除 , 最后封闭切口 。 该技术可最大程度减小手术创伤、恢复快 , 并发症低 。
手术当日 , 李百文在距门齿25厘米食道黏膜处切开一个直径为2厘米的切口 , 建立黏膜下隧道 。 术中发现瘤体呈螺旋状、多足样生长 , 且从食道中段一直延伸至贲门上方 , 肿瘤体积超出术前预估 , 由于肿瘤巨大且毗邻大血管 , 其压迫致隧道腔隙狭窄 , 操作空间非常有限 , 在李百文主任医师团队缜密、娴熟的操作下 , 食道肿瘤被完整剥离 。
黏膜下“挖隧道”精巧“拆弹” 市一消化科团队成功切除巨型食道肿瘤】由于瘤体过大 , 反复尝试均无法从隧道取出 , 手术团队遂策略地将肿瘤于隧道内切成多块 , 分次搬运而出 。 整个手术过程隧道创面几乎没有出血 , 浆膜面保全完整 。 术后患者无不适 , 48小时后即开放饮食 , 并在3天后顺利出院 。